“卡拉OK”
是日语和英语的组合词。“卡拉”(Kara)在日文中是“空”的意思,“OK”(Orchestra)在英文中是“乐队”的意思。二者合起来就是用伴唱机奏出有曲无歌的音乐,制造音乐演奏现场的气氛,供人们自演自唱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有利用这一方式进行宣传教育的。卡拉OK是由日本高城喜三郎创造的。高城喜三郎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他从关西大学商学院毕业后,进入一家唱片行工作。在那儿工作三年后,积累了不少推销唱片的经验,使他对唱片销售更具信心,便决定退出商行,自行创业。在40年代,日本有的唱片公司录制了许多有曲无歌的音乐唱片,售给小型舞厅、酒吧,以减轻乐队伴奏的负担。在1962年高城喜三郎的“日光堂唱片行”按照传统的推销方式,在一些夜总会播放自制的流行歌曲伴唱带,并亲自到夜总会作即兴表演,这便是“卡拉OK”最初呈现的形式。几年后,高城喜三郎研制出“卡拉OK”硬件装置,在录相带制作公司、演艺公司、歌手和词曲作家的多方配合下,第一套完整的“卡拉OK”音像系统于1976年问世,并迅速在日本各地流行开来,“卡拉OK”热潮从此掀起。“卡拉OK”步入家庭,它的自演、自唱、自娱和宣传的功用日益扩大,在世界各地和我国颇受欢迎。作为“卡拉OK”之父的高城喜三郎在80年代,在日本拥有“日光堂唱片公司”和下属的12家分公司,还在世界许多地方有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