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产业模式
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与原则,从三个不同层次建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即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小循环在企业层面,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根据生态效率理念,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中循环在区域层面,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大循环在社会层面,重点进行循环型城市和省区的建立。原国家环保总局在辽宁省进行了以改造老工业基地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在贵阳进行了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构建新的产业格局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以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要全面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去建构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❶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系统。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的基本模式。
❷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则,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
❸建立社会静脉产业。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 “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的循环经济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