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λ的溶菌作用和溶原作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λ的溶菌作用和溶原作用

λ的溶菌作用和溶原作用

λ噬菌体感染宿主后,线形DNA首先通过粘性末端而自身环化,再利用宿主的合成系统进行基因的转录与表达。对细菌的侵害有两种方式,溶菌作用是在细菌体内复制出成熟的子代噬菌体,并合成内溶素,将细胞壁破坏,使细菌裂解,λ释放到溶液中。这时,除有关DNA复制的基因需要表达外,编码头、尾、外壳蛋白及裂解细胞的酶的基因也要转录与表达。溶原作用是λ双链环形的DNA分子在专一位点上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中,呈原噬菌体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原噬菌体还可从染色体上割离,再行溶菌作用。
溶原作用的建立,需要关闭溶菌作用时各有关基因的转录,同时编码整合酶的基因开始转录。当λ感染宿主后不久,cⅠ基因即表达,这时PE启动子起主要作用。cⅠ产物关闭PL、PR启动的左右向转录,停止溶菌作用有关基因的表达。cⅡ-cⅢ、cro和N基因产物调控溶原过程的进行。cⅡ-cⅢ产物促进PE启动子转录,是正调控,同时还使P1启动子转录合成整合酶,进行体内重组。cro抑制物抑制cⅡ-cⅢ 的转录 (由于结合于OL、OR上),而间接地对cⅠ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也可直接阻止PE启动的cⅠ-rex转录。N蛋白是转录的反终止子,可使左向、右向转录跨过终止子tL、tR,而扩展到cⅢ和cⅡ,常称为逃逸转录。通过这些因子的调控,建立了溶原作用。
溶原状态的维持是由PM启动子转录调控的,PM转录生成cⅠ阻遏物,这是阻断溶菌作用所必需的产物,同时由于cⅠ产物在OR1、OR2、OR3上结合的量不同,又可对自身的表达进行调控。
由此可见在溶菌与溶原作用的选择中,调控蛋白起重要作用。
1. cI/cro产物的平衡关系: cI/cro比例高呈溶原状态,比例低呈溶菌状态。凡是影响它们平衡状态的因素都影响到溶菌作用或溶原作用。当λ感染之初,这两个因子的合成速率在决定细菌的命运时起关键作用。
2. cⅡ-cⅢ/cro产物的平衡关系: 溶原作用的建立是PE启动转录的作用,cⅡ-cⅢ产物对PE转录起正调控作用。cro起负调控作用。cⅡ-cⅢ/cro比值高时呈溶原状态,比值低时为溶菌状态。
λ溶原菌(λC1857)在42℃下诱导时就会使细菌死亡,因为阻遏物失活,与λ复制有关的基因转录,繁殖出子代λ,裂解了宿主。也有极少数细菌能存活下来。用于研究诱导后基因的表达情况,可将基因按表达的先后分为三组。最早期转录N,cro基因表达,这时由于宿主DNA合成受干扰,激发recA基因的表达。recA产物具有蛋白水解酶的活性,使阻遏物失活,OL,OR开放,PL,PR转录进行。在ρ因子存在时,转录停止在左向、右向的终止子tL、tR1上,得到PL-N和PR-cro蛋白。由于N蛋白有反终止的作用,可使转录通过tR1停止在tR2上,得到少量PR-cro-cⅡ-O-P产物。P基因转录最终可停止在PR下游一个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子上。
迟早期转录中,N蛋白的反终止作用使PL、PR启动的转录通过tL1、tR1和tR2而产生PL-N-cⅢ-gam-redx,B-xis-int和PR-cro-cⅡ-O-P-Q产物,右向继续转录可至O/ori得到与DNA复制有关的产物。由于int与xis基因的表达,其产物可催化原噬菌体λDNA的剪切,自染色体上脱落,而发生溶菌现象。
那些通过终止子tL、tR1的转录产生cⅡ、cⅢ产物,这是P1,PE启动子的正调控因子。PE又是建立溶原作用的启动子。在这一期的转录中cⅠ/cro,cⅡ-cⅢ/cro的比例决定着溶原状态继续存在,还是产生溶菌作用。
晚期转录是原噬菌体自染色体上割离后PR启动的基因转录,λ成熟所需要的头部、尾部、外壳蛋白以及溶菌的内溶素等基因都转录。在λ基因组中约有20个基因是编码晚期蛋白质的,它们的转录可使细胞裂解,将子代λ释放到溶液中。

☚ λ阻遏物及其调控作用   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 ☛
000067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