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x线诊断工作的防护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X线诊断工作的防护 X线诊断工作的防护X线是一种电离辐射,通过对人体各种细胞和组织的物理、化学作用可产生生物效应,后者一般具有损害性。过多的接受X线放射量可以影响身体的健康,以至产生遗传变异。因此在X线诊断工作中必须密切注意对放射科工作人员和病人的“曝光量”和防护问题,并订立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对每一种X线检查方法和操作,都须把工作人员和病人所可能接受的X线剂量慎重地考虑在内。 表1 人体器官X线最大容许剂量
防护要求 包括放射科建筑物和X线机的防护要求,以及对X线工作人员和病人的防护。 放射科建筑物的防护要求:从防护观点出发,X线可分为有用射线和散射线。所谓有用射线是指从X线管的窗口射出直接用于诊断的原射线。有用射线较强,对它的防护称主防护。另外对散射线的防护则称副防护。副防护物的厚度一般为主防护物厚度的一半。放射科建筑物包括墙壁、屋顶、地面等都应按以上要求设计,并由劳动卫生部门鉴定。设计图纸存档备日后查考。X线机安装后,必须对建筑物进行检测,如发现有不符合防护规定的情况,应立即进行纠正。必须注意做好控制室的防护,使控制室内的剂量率降至1mR/h 以下。控制室位置须离X线管较远,并不允许有用射线直接指向控制室。在防护材料的性能方面,一般以铅为标准称铅当量。若某防护材料的厚度,在相同电压 (keV)范围内与铅的某一厚度具有同等防护效能,则这一铅厚度便是上述厚度防护材料的铅当量。 防护诊断用X线的屏蔽厚度参见表2~4。 表2 使原射线强度降至0.01%所需铅或水泥的厚度
表3 X线诊断装置的主防护屏蔽物厚度
(注:铅的密度为11.4g/ml,水泥的密度为2.35g/ml) 表4 X线诊断装置的副防护屏蔽物厚度
对X线机的防护要求: 首先X线管的外壳须有很好的防护效能。如有漏出线,在距X线管1m处的剂量率应<100mR/h。一般X线管窗及加滤片的总滤过应不台面与X线管内阳极上靶的距离应不<35cm。检查床最好采用全封闭式。否则须加移动式铅屏以增加对散射线的防护。隔光器必须能阻挡95%以上有用射线的透过。荧光屏须对准X线管,荧光屏上最大射线范围在荧光屏放在最远时亦不应超过荧光屏面积。荧光屏上铅玻璃的铅当量不<1.7mm。从100~150keV,每增加1keV应增加0.01mm铅当量。 对工作人员的防护: 对工作人员所接受的X线剂量进行监督,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一切资料存档以备查考。透视时应佩戴铅围裙及铅手套。铅围裙的铅当量不<0.5mm铅,铅手套的铅当量不<0.25mm铅。为了适当缩短透视时间,事先应作好暗适应,透视时用间断曝光,并根据需要缩小光圈。注意透视时X线输出量,在检查台面上应不超过10R/min。摄片时应注意电源及各种仪表是否准确。尽量采用光束大小与胶片相仿的遮光筒。曝光时将控制室门关好。工作人员不应担任在曝光时固定病人的工作,在床边摄片时与X线管的最短距离应不<1.5m。并努力提高摄片质量,避免重复检查。 对病人的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要采取措施保护病人其他体部,特别是眼球和生殖器官。可选用与胶片尺寸相符合的矩形遮光筒,或在重要器官部位以铅橡皮屏蔽。若有用射线会射着以上器官,则应考虑用高千伏技术,或用快速胶片和增感屏。正在发育的胚胎对小剂量X线特别敏感,在器官形成期,即妊娠期第9天至第8周,少量的X线照射会引起各种器官缺陷。因此早期怀孕妇女不应作X线检查。保证安全的措施是采用十天规则。即对育龄妇女作X线检查须限于在正常经期开始后最初十天之内,能相当肯定尚未怀孕时进行。对幼儿及后期孕妇的X线检查也应特别注意。孕妇和14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作集体荧光摄影检查。采用电视等设备,可使病人所受剂量减小。今后还须继续设法,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病人所受的剂量。 ☚ 淋巴造影 支气管造影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