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abhi[ˈvɑlɑbu]n.伐拉波(印度古城) Valabhi伐拉毗,耆那教规产生处,镇子,在卡提亚瓦半岛东部坎贝湾入口处的伐拉村,耆那教经典《12支派》的编纂处。
Valabhi伐腊毗,南印度古国名,又称跋腊毗国、北罗罗国,约当今卡提瓦半岛(Kathiawar)。依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此国周围六千余里,国都周围三十余里,居人殷盛,家室富饶,四方奇货多聚于此。有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之法。释尊在世时,曾屡游此国。于都城附近,有阿折罗(Acara) 阿罗汉建立之大伽蓝,德慧、坚慧二菩萨,曾于此处造论。此外,天祠亦有数百,异道实多。此国都城之位置,在半岛东岸巴夫那革(Bhaonagar) 之西北约29千米处,今存废址。半岛南岸之索那市(Somnath) 今亦残存。 此卡提瓦半岛,古称斯拉修特拉(Surasutra);孔雀王朝时代设地方官治理此地;公元前1 世纪,隶属沙哈(Sah) 王朝。公元3 世纪沙哈王朝灭,笈多王朝代之而起。此地遂受制于笈多王朝,其后又属匈奴治下。公元5 世纪末叶,迈特拉卡(Maitraka) 族的巴塔卡(Bhatarka) 据此地建伐腊毗王朝。此王朝兴盛时,佛教亦颇兴隆。据《大唐西域记》载,伐腊毗国王鲁婆跋吒情性躁急,智谋浅近,但淳信三宝,每岁设七日大会,供养僧众,尤其敬重远来高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