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veda《梨俱吠陀》。 知识链接《梨俱吠陀》是人类最早的记录,埃及的《死亡之书》也是《梨俱吠陀》时期的书,巴比伦的《吉尔迦美什》没有《梨俱吠陀》古老。《梨俱吠陀》是印度教的基础,四大吠陀中,《梨俱吠陀》最为古老、最为重要,它分为10 篇1017 章10472 颂。第2—7 篇为不同仙人家族创作,第2篇为巴迦瓦家族创作,第3篇为众友仙人家族创作,第4篇为婆摩提婆家族创作,第5 篇为阿特利家族创作,第6篇为持力仙人家族创作,第7篇为极欲仙人家族创作,第8篇和第1篇的前50章为甘婆家族创作,第10 篇为后人创作。《梨俱吠陀》中大部分是赞美诗,但第10 篇中的一些章节风格不同。《梨俱吠陀》表达了雅利安人第一次进入美丽的印度时的喜悦和传奇经历,很多学者认为《梨俱吠陀》创作于公元前2500 年—公元前2000 年。古人认为,四大吠陀《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达婆吠陀》诞生于梵天的四个脸。在黄金时期,梵天将四大吠陀传给他的儿子,毗湿奴又将其传给毗耶娑,毗耶娑又传给他的儿子萨迦里耶和学生,萨迦里耶将其传给自己的学生(《薄伽梵往世书》,第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