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lm曲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LM曲线表明在货币需求量等于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参见“IS-LM曲线”。 LM曲线 LM曲线LM Curve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提出的表示灵活偏好—货币数量的曲线。灵活偏好是指货币需求的意思;货币数量是指货币供给的意思。LM曲线用来表示在货币供应等于货币需求的条件下,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LM曲线反映的利率和国民收入呈正比关系。LM曲线的位置是会移动的,如果货币的总供给量上升,则LM曲线会向右下方移动;如果货币的总供给量下降,则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图18 ☚ IS曲线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 LM曲线 LM曲线LM Curve凯恩斯主义者在分析货币市场同生产之间相互关系时使用的一种图形。西方经济学家通常用L表示货币的需求,M表示货币的供给。LM曲线描述的是,当货币市场处在均衡状态时,即货币的总需求量等于货币的总供给量,利息率同总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图为一条典型的LM曲线,从图上看,LM曲线有两个特点:一是LM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即货币的供给量等于货币的需求量;二是利息率同总产量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因而LM曲线是上升的。LM曲线之所以呈上升趋势,是因为当货币的供给数量不变时,如果市场利息率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则会增加,则货币市场便会偏离LM曲线,出现货币的需大于供,如果使货币市场重新恢复供求平衡,只有总产量减少,才能降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所以,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利息率下降伴随着生产水平的下降,而利息率增加则伴随着生产水平的上升。货币市场的变化是由货币的供给数量和货币的需求数量决定的,当这两个因素发生变化时,货币市场将受到影响,LM曲线也因此而变化。当政府增加货币的供给数量时,原来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会被打破,出现货币的供给量大于货币的需求量,结果市场利息率下降,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下图中用虚线所表示的是货币供给数量增加之后,LM曲线的变动情况。由于市场利息率会直接影响到投资活动,因此,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货币发行量来刺激投资需求。LM曲线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价格固定不变,如果价格为非固定的,LM曲线将出现混乱。例如,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价格可能会随之上升,这样,实际货币的供应量(名义货币供应量除以价格指数)会保持不变;同样,在物价水平上升时,人们要保证实际货币的需求量不变,这需要名义货币的需求量同价格一同上涨,结果是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并未受到影响,受到影响的只是名义货币量和价格。由此看出,凯恩斯主义的LM曲线是建立在非常脆弱的理论基础之上,实际上,在价格灵活波动的条件下,政府所能控制的,只是名义货币供应量,而不能控制实际货币供应量。 ☚ IS曲线 IS-LM模型 ☛ LM曲线 LM曲线LM curve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附图横轴代表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利率(i),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表示了货币市场上达到均衡时,利率高,则国民收入大;利率低,则国民收入小。在货币市场上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同方向变动的原因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利率理论,以 ![]() ![]() ![]() ![]() ☚ IS曲线 IS-LM模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