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j·波丹、d·休谟、e·甘末尔等人的早期货币数量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J·波丹、D·休谟、E·甘末尔等人的早期货币数量论

J·波丹、D·休谟、E·甘末尔等人的早期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大约发生于16~17世纪之间,其要旨是,认为在货币数量的变动与物价或货币价值的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
近世法国重商主义者J·波丹(1530~1596年),一般认为是货币数量论的创始人。他在对16世纪的价格革命进行较详尽的研究中,列举了金银数量增多、垄断的实施、国王与富家的奢侈、部分由出口造成的物资匮乏、降低铸币成色等是导致价格上升的五种理由,并断言金银数量增多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他说:不管是在哪里,一切物品的价格之所以上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决定这些物品的估价与价格的那种东西增多了。同时,他还将引起价格上升的因素作了分类,把由一般货币原因引起的价格上升同那些性质较特殊的价格上升加以了区别,从而更清楚地表达了他的货币数量论观点。
苏格兰哲学家和思想家大卫·休谟(1711~1776年)是以货币数量论著名的。他在1752年发表的《政治讲话》一书中,以重商主义为直接批判对象,认为重商主义将货币与贵金属混同,视货币为财富是错误的。正确言之,货币并不是商业的目的物而不过是便利商品交换并经过人们同意的一种工具。然后他指出:一切物品的价格之由商品与货币的比例所决定,及任何一方发生变动,均将引起物价的腾落,实为自明之理。若商品增加,物价就下跌,若货币增加,物价就上涨,若商品减少或货币减少,则必又引起相反的结果。又说:物价并不决定于一国所有的商品与货币的绝对数量,而是决定于上市的或行将上市的商品数量与在流通界流通的货币数量。因为铸币锁在箱子里,它对物价的关系就好似消灭了一样,商品藏在仓库里也有同样的结果。在这些情况下,由于货币和商品并未相遇,故彼此就不会发生影响。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思想,是从供求法则引伸出来的,其特色主要在于:
❶他区别了流通货币与储藏货币、流通商品与库藏商品,这对解释货币数量论是一个有效的限定。
❷他并不把货币数量论简化,反之,他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是个复杂的问题。他指出,货币数量变化可以改变人们的习惯,因而可以影响贸易量和人们的货币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不一定会发生变化。
❸他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由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的价格上升将是有益的,这将刺激产业的发展。因为在货币数量增加到价格上升这段间隔时间内,即在劳动的价格提高以前,货币的增加将加速每个人的辛勤劳动。休谟对货币数量的这种“利润膨胀”作用分析得特别透彻,以致为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采用。
❹他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较前人更完整地论述了货币(黄金)由国际贸易自动调整的作用过程。这种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美国经济学家E·甘末尔(1875~1945年)在继承前人所发展的供求论的货币数量学说基础上,最早正式研讨了信用对物价的影响,并将信用因素也列入于其方程式之内。他从只用货币为交换手段的社会开始研究。假定M代表流通的货币总量,R代表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N代表交易的商品总量,E代表商品的平均交易次数,P代表商品的价格,则得如下公式:


式中,MR表示货币的供给,NE表示商品的供给,NEP则表示货币的需求。
进一步地,甘末尔导入了信用的因素,即将支票信用纳入公式之中。他以C表示支票总额,并以Nc表示以支票交易的商品量,Pc表示其平均价格,Ec表示其平均交易次数,Rc表示支票的流通速度,于是得出:


在此基础上,甘末尔将现金与支票综合起来。他将S作为下标,分别表示两类货币及两种流通商品的综合平均值。由此得出用现金与支票交易的全部商品的平均价格为:


这是包括支票即信用在内的通货数量方程式。依照甘末尔的意思,支票数量的增减,与货币数量的增减,实际上保持着一种正确的比例关系,因而货币数量之决定物价,始终是一个真理,并不因信用交易而有所改变。这一点为以后F·费雪等的货币数量论开拓了道路,所以对货币数量论的发展是重要的。
☚ J·劳和A·韩的信用创造论   R·霍特里的利率调节成本影响物价论 ☛
000022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