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faust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Faust《浮士德》,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写的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泰戈尔1920年在法国访问时,在巴黎看《浮士德》的演出。 Faust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男主人公,上帝和魔鬼打了一个赌:倘若他能俘获浮士德的灵魂,上帝就将世界让给他。魔鬼给城市带来了瘟疫,浮士德想找出解药却找不到,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魔鬼和浮士德订立契约,魔鬼以仆人身份出现,带着浮士德开始新的人生,条件是浮士德一旦感到了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魔鬼让浮士德看见了肉欲狂欢的世界,并设计让少女爱上了浮士德。而不由自主爱上浮士德的少女去求助马歇姨妈,他们相爱了。马歇姨妈却因为喝了魔鬼调制的酒变得神经兮兮。少女为了和浮士德幽会给母亲服了过量安眠药,致使老人死去。魔鬼挑唆少女哥哥瓦伦丁和浮士德争斗,瓦伦丁死于浮士德剑下。少女成了镇子的罪人。冬天,她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得不到救助在雪中悲惨地死去。她被人当成了杀人犯判以火刑,浮士德得知后赶回小镇,冲上火刑台,和少女一同赴死。这感动了上帝也战胜了魔鬼。 Faust浮士德欧洲中世纪传奇人物,知识渊博,精通魔术。为了获得青春、知识和魔力,向魔鬼靡菲斯特出卖灵魂。16世纪70年代后,出现许多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英国剧作家马洛的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93),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1808,1833),以及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浮士德博士》(1947)。柏辽兹、古诺、李斯特及舒曼等著名音乐家也都曾以此为题材创作不少音乐作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