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G000085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1917-1937)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G000085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1917-1937) 副名: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美]格里德著。鲁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版。31万字。美国著名汉学家J.B.格里德博士研究胡适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志和命运的一部力著。他所研究的是胡适(1891-1962)的思想,以及他为探求中国对现代世界的思想反应所作出的贡献。因而本书也就成了胡适有关思想的传记著作,但又不仅是传记。全书分4个部分,10章。第一部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教育,分两章介绍了胡适的早年生活(1889-1910)、在美国的经历(1910-1917)。第二部分:中国的文艺复兴,分3章介绍了文学革命、新的人民与新的社会、中国与西方。第三部分:自由主义,分3章介绍胡适从美国回到中国,即1917-1937这时期,他在北京(1917-1926)、上海(1927-1930)、再返北京(1931-1937),记录了胡适对20、30年代的中国人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以及知识问题的看法。第四部分:尾声与评价,介绍了胡适的晚年(1938-1962)直至病故这一时期的活动。最后一章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革命。此书对我们深入探讨近现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思想倾向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运动轨迹,认识这个阶层与中国现代政治史的联系和它的作用,分析这个阶层与西方社会文明的思想联系,提供了一种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参考观点。收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