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bharata 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Bharata Ⅵ

《婆罗多》,即《摩诃婆罗多》,史诗,毗耶娑创作。
知识链接
1.概述:《摩诃婆罗多》是一部史诗,婆罗多被认为是第一位婆罗多大帝。史诗的主题是婆罗多王朝两大王子阵营的斗争,这也就是书名《摩诃婆罗多》的形成原因,它浩瀚的卷册与博大的智慧使得它得到了《摩诃婆罗多》这个名字。诸神将《摩诃婆罗多》与其他所有《往世书》放在一起衡量,结果认为《摩诃婆罗多》比所有其他《往世书》更具分量,该史诗有10 万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与其相比,它的内容篇幅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的2 倍。“ 《摩诃婆罗多》不仅仅是一部史诗,它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永恒的,是印度人民经久不衰的精神资源。”《摩诃婆罗多》共18 篇、2109 章,每章篇幅不等,另附有一篇《诃利世系》,描述黑天的生活与历史。
2.内容:每篇的内容简要叙述如下:
(1)《初篇》:月亮王朝国王般度与持国是两兄弟,由毗湿摩抚养长大。持国天生瞎子,与妻子甘陀利生有一百个儿子,他们被叫作俱卢族。般度有两个妻子贡蒂与玛德利,她们俩生有五子,被叫作般度族,其中长子为坚战。
(2)《大会篇》:般度五子与持国百子都生活在象城,持国百子在与坚战的掷骰子赌博游戏中,由老奸巨猾的沙恭尼出谋划策,采用欺骗手段赌赢坚战,让坚战失去一切。般度五子不得不被流放森林12 年,然后匿名生活1年,如果在匿名生活期间被人发现,他们将再次被流放森林12 年,般度五子在黑公主的陪伴下前往森林。
(3)《森林篇》:这是最长的一篇,描述了般度五子在坎亚卡林的生活,像《山民与阿周那》这样的著名故事就是在此篇讲述的。
(4)《毗罗陀篇》:般度五子为期12年的流放生活结束后,在国王毗罗陀的宫廷度过了为期1年的匿名生活,期间发生了很多奇妙的事,该篇主要叙述了一些细节问题。
(5)《备战篇》:该篇主要讲述了般度五子一方面派使者黑天和平收回土地,另一方面积极准备战争。而难敌一方也在紧锣密鼓地备战,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6)《毗湿摩篇》:婆罗多大战在位于德里西北部的俱卢之野展开,毗湿摩为俱卢军第一任统帅,猛光为般度军统帅。毗耶娑依据俱卢军的四任统帅依次叙述了大战中发生的事件,每篇一位统帅。毗湿摩大战十天,在第十天被阿周那射伤。
(7)《德罗那篇》:毗湿摩倒下后德罗那继任统帅,该篇主要描述了德罗那统帅下的战斗,德罗那最终被猛光杀死。
(8)《迦尔纳篇》:迦尔纳是俱卢军的第三任统帅,该篇主要叙述了迦尔纳统帅下的战斗,迦尔纳最终死于阿周那之手。
(9)《沙利耶篇》:沙利耶是俱卢军的第四任统帅,战争临近尾声时,俱卢军的大部分勇士战死,最后布军与难敌交战,难敌被杀,该篇主要描述了战争的最后阶段。
(10)《夜袭篇》:该篇叙述了战后俱卢军的三名幸存者慈悯、成凯和马勇夜袭般度军大营并杀死般度军勇士的奇妙故事,此次夜袭只有般度五子得以幸免。
(11)《妇女篇》:该篇主要描述了战后甘陀利和其他妇女们在战场上的悲哀和痛哭。
(12)《和平篇》:坚战最终灌顶登基,而此时的毗湿摩躺在箭床上等待死神,坚战向毗湿摩请教王者之道,毗湿摩向坚战讲述了三点,即王者之法、应急之法和解脱之法。
(13)《教戒篇》:箭床上的毗湿摩向坚战继续他的教戒,诸如责任、自由和斋戒等,该篇主要叙述的就是毗湿摩的教戒。
(14)《马祭篇》:该篇主要叙述了坚战灌顶登基后举行的献祭。
(15)《林居篇》:瞎子持国和妻子甘陀利在贡蒂的陪伴下前往森林过了12 年的隐居生活,一天,森林起火,三人未能逃脱,以瑜伽姿势面朝东被烧死。
(16)《备战篇》:该篇主要叙述雅度族灭亡的故事,雅度族人拿着金刚杵相互残杀,直至彻底灭亡,多门城沦陷入海底,黑天和大力罗摩相继死去。
(17)《远行篇》:坚战将王国委任给继绝王,然后五兄弟带着黑公主前往妙高山,而且一去不返。该篇主要叙述了这一死亡之旅。
(18)《升天篇》:该篇主要描述了般度五子和亲属们进入天国的故事。
3.叙事风格:《摩诃婆罗多》采用的主要是阿奴湿图补诗律,即输洛迦诗体,其中有很多插话, 著名的插话有20 处,《初篇》有3处,《森林篇》有7处,《和平篇》有7处,《教戒篇》有3 处。《摩诃婆罗多》的风格是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其中不乏唯心主义思想。
4.作者:《摩诃婆罗多》的作者被认为是毗耶娑,他目睹了持国百子和般度五子斗争的全过程,般度五兄弟升天后,他用三年的时间创作了这部史诗。《野猪往世书》中说,毗耶娑创作《摩诃婆罗多》是二分时代结束、迦梨时代开启之时。《薄伽梵往世书》中说,黑天死于迦梨时代的第一天,《薄伽梵往世书》就是用来赞美黑天的一生的,这部书也为毗耶娑所作。毗耶娑创作的《婆罗多》的原始之名是《胜利之歌》,《初篇》第1 章中的诗句可以说明这一点:“首先向人中至高的那罗衍和那罗致敬!向娑罗私婆蒂女神致敬!然后再开始吟诵《胜利之歌》。”持国百子和般度五子死后,毗耶娑的徒弟苏曼图、阇弥尼、拜罗、苏迦和护民在世间传唱《胜利之歌》,逐渐扩充内容,使《胜利之歌》扩大成为各种版本的《婆罗多》。他们依据婆罗多故事写了很多书,流传至今的只有护民的《婆罗多》和阇弥尼的《马祭篇》。毗耶娑的《婆罗多》首先被护民在镇群王的蛇祭上演唱,在原来《胜利之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内容,充实后的《胜利之歌》就是著名的《婆罗多赞歌》。苏塔在飘忽林向寿那迦和其他人演唱了《婆罗多赞歌》,并再次增加了一些内容,使之更加庞大,现在的《摩诃婆罗多》就是这次扩充后的版本。有一些证据表明,《摩诃婆罗多》的形成经过了三个阶段,这些证据是:(1) 这部书有三个名字:《胜利之歌》《婆罗多赞歌》和《摩诃婆罗多》;(2) 该书的《初篇》第1章第66颂对这三种版本做过介绍;(3) 有关《摩诃婆罗多》中的颂数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分别为8800颂、24000颂和10万颂;(4) 三个不同的作者显示出了三种不同的叙述方式:描述性的、哲学性的和演唱性的;(5) 苏塔和护民对毗耶娑的原著《胜利之歌》做过内容上的充实。这些证据足以表明, 毗耶娑只创作了8800 颂的《胜利之歌》,这时史诗的原始版本,护民增加了一些内容,使《胜利之歌》变成了24000颂,这就是《婆罗多赞歌》,苏塔又增加了一些内容, 使其变成了10 万颂, 内容更加庞大,取名《摩诃婆罗多》。现在流行的版本是《摩诃婆罗多》,从《胜利之歌》到10 万颂的《摩诃婆罗多》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转变。
5. 成书年代:迦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3102年,摩诃婆罗多大战发生在二分时代结束与迦梨时代开始之际,这可以从史诗的诗句中得到说明:“在迦梨时代和二分时代之间,普五地区发生般度俱卢之战。”由此可以推断,大战爆发于公元前3102 年。大战后,持国活了18年,般度五子统治国家36 年。黑天死时,般度五子结束了他们的统治并开始大出走,因此可以推断,黑天在战后活了36 年,由于黑天死于迦梨时代的第一天,也就是说死于公元前3102年,那么很清楚的是,摩诃婆罗多大战应当爆发于公元前3138 年。在其他的《往世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环住王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罕见的现象是七星合一,这一现象发生在摩羯玛格月,也就是公历7 月,据探测发现,在公元前3177年和公元前477年也发生类似现象,下一次发生应该在2223 年,这就可以推出,这种现象每隔一百年发生一次,那么就可以认定,在环住王统治的公元前3077 年也发生过一次,因此就可以证明大战爆发是在公元前3138 年。战后般度五子统治国家36年,毗耶娑在般度五子死后用3年时间创作了史诗,因此可以推断史诗成书于公元前3100年。般度五子将国家事务委托给环住王后大出走,这必定发生在公元前3102 年,环住王在位60 年,因此他的儿子镇群王继位应该是公元前3042年,继位2年后镇群王举行蛇祭,护民第一次向仙人们演唱《胜利之歌》。这种时间的推算基于梵学家的结论,但国外年代学者对此持有异议,他们认为婆罗多大战发生在公元前10世纪,理由是:《摩诃婆罗多》的主题是般度族与俱卢族之间的战争,据《耶柔吠陀》(Yajurveda) 中的说法,战后两族合一,因此大战应当发生在公元前10 世纪,因为那是一个崇拜英雄,为英雄行为大唱赞歌的时代,经一代代相传,这些赞歌构成了史诗《摩诃婆罗多》。还有另一种思想学派认为,《摩诃婆罗多》中梵天居于显耀位置,但在吠陀时代,梵天根本就不存在,到了佛教的黄金时代,梵天才在印度教中处于显耀位置,因此可以推出,《摩诃婆罗多》成书于公元前6 世纪,其篇幅应当在8000 颂左右。《摩诃婆罗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篇幅达到了24000颂,此时的《摩诃婆罗多》带上了毗湿奴派的色彩,黑天被认为是毗湿奴的化身受到敬拜。麦伽斯提尼于公元前300年访问印度,他的记录表明,当时在印度教占主要地位的是毗湿奴派,而且在《摩诃婆罗多》中有一部分确实与希腊人和佛教徒有关,因此,一些外国年代学者论证,《摩诃婆罗多》中的这一部分应该写成于佛陀之后,而且在公元前300年希腊人攻打婆罗多之后。《摩诃婆罗多》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现在的版本,其中包含有一些新的哲学思想,《摩奴法典》中的《法赞》流行于5 世纪,这就可以说明,《摩诃婆罗多》第三阶段的版本成型于5世纪之前,应当在3世纪左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