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海的反切秘密语❶上海是中国近代最繁盛的都市之一,尤以商业、文化事业较为发达,居民五方杂处,虽以吴语为其基础方言,却杂糅着多种次方言,形成了其特有的民俗语言文化。至于流行的各种秘密语,亦种类颇为丰富。据世居当地的学者调查,仅是反切的秘密语,即有多种。下面则分别作一简要记述。 一是“两字反”,常谓“硬反”,又谓“洞庭反”、“同里反”,此即以两音切合的常见反切秘密语,与各地定则大同小异 (乃方言差别)。其例如: 中——糟仲 登——刀伦 翁——鏖红 台一一桃来 哀——鏖孩 天——叨连 赵元任《反切语八种》提到上海浦东mo-ba式反切语,在当地谓洞庭切,其式定则与昆山相同,但附加韵是用舒声的o,是浦东豪、包、超等字的韵。罗常培先生曾向赵元任先生提供所记余杭、武康所谓的“三反切”秘密语材料。这种切语又叫“洞庭切”或“哼切”。其切拼方法系以一至十的切语为定则去切拼所有用字,这十字的反切为: 一——育结 二——虐基 三——沙追 四——晒制 五——碗古 六——腊笃 七——触席 八——百伏 九——掬友 十——熟则 对此,赵元任认为亦与浦东、昆山的大致相同,只是附加韵用入声的o (a?),也是一种mo-ba式反切语。陈志良认为,这十个字的反切,非特与上海、昆山相似,其实与嘉定的反切相同。此外,赵元任又提到在苏州曾听到一种与浦东、昆山同一切法的mo-ba式反切语,也叫“洞庭切”,将“饭”切拼为“伏扮”。在苏州话中,声母附加韵全用入声的o,而不如浦东、昆山舒声字用舒声o。这是与苏州常见的uo-men式反切语不同,而用者较少的别一种秘密语。 上海还有一种名为“花儿反”的反切秘密语,上、下字颠倒,亦即倒说式反切语,如“中”的切语一般为“镇仲”,而“花儿反”则说成“仲镇”。 二是“三字反”。这种反切秘密语在上海又有些名目,皆依用韵而有区别。一般说“三字反”,系就“三字硬反”而言。如“中——糟曹仲”或“中——捉蜀仲”,是“硬反”;若“中——糟齐仲”,则是“三字软反”了。如果其第一附加韵及第二附加韵均收“阿”韵,如“中——斋柴仲”,则名为“喇叭反”。如果其第一附加韵或第二附加韵均收“恩”韵,如“中——镇神仲”,即名为“仑敦反”,又称作“齆鼻头反”。 三是“多字反”,即“四字反”至“七字反”,这种情况在各地极为少见,亦是徒弄玄虚而已,而一个字音的反切极峰,最多七字。其基本定则是: (1) 第一字的发声与所切之字的发声必须相同,而末一字的收韵亦必须与所切之字的收韵相同; (2) 第二字的附加声,必须与末一字的附加声相同; (3)末一字以前诸字的附加韵,均可自由应用。以“中”为例,其“四字反”,是“糟齐柴仲”:其“五字反”,是“斋神曹柴仲”; 其“六字反”,是“镇曹齐柴才仲”; 其“七字反”,是“灾齐曹神坐柴仲”; 如此而已,实为繁琐、玄虚的语言游戏,故鲜见流行应用。上海反切秘密语一般语音切拼结构情况,如果用一至10这十个数目字为例,大体如下❶: 洞庭反
| 洞庭反 | 三字软反 | 喇叭反 | 仑敦反 | 花儿反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夭结 饶基 烧斩 烧制 敖根伍 落笃 | 夭基结 饶基基 烧姊斩 烧姊制 敖□根伍 落底笃 | 耶皆结 □皆基 洒斋斩 洒斋制 五加白根伍 拉带笃 | 英京结 迎京基 圣尊斩 圣尊制 □根根伍 仑敦笃 | 一起 大儿 雪宜 蔡时 潘时 摇令 |
七 | 超席 | 超徐席 | 差顺席 | 寸顺席 | 扐寸 | 八 | 包伐 | 包尾伐 | 摆淮伐 | 奔问伐 | 挖奔 | 九 | 交友 | 交奚友 | 皆爷友 | 敬营友 | 溜敬 | 十 | 蜀札 | 蜀姊札 | 柴斋札 | 顺尊札 | 勒顺 |
同时,上述又可用于同罗常培提供给赵元任的余杭、武康10个数目字的反切相比较对照 (见前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