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会计的职能
5. 会计的职能
早在60年代初期,我国会计学界就已开始研究和讨论会计的职能问题。最近几年,由于西方管理会计被引进到我国,人们对会计职能问题的认识有了发展。从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会计的职能问题已多次被列入学术讨论的专题,引起了会计学界广泛的兴趣。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关系到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内容、会计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会计理论问题。
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的职能问题,认识上的分歧较大,出现了“一职能说”、“二职能说”、“三职能说”、“四职能说”、“五职能说”、“六职能说”。
“一职能说”认为,会计只有“反映”的职能,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否认会计具有“监督”职能,认为会计二职能论既有维护本单位利益的义务,又直接肩负着维护国家利益的职责的愿望本来是不错的,但事实上,却是将会计人员推到了企业和国家两个利益集团的夹缝之中,使其左右为难,无所适从。这种观点同时还认为,会计部门是执行机构,不是监督机构,而且是被监督机构,不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会计都不曾具备过监督的职能。在70年代末期,苏联会计学界也有人提出“会计核算根本没有监督职能”的主张。
“二职能说”认为,会计有“反映”和“监督”或“反映”和“控制”两种职能。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会计职能的论述,即“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
“三职能说”认为,会计有“反映”、“监督”和“促进”等三种职能。一般而言,会计核算主要是反映职能,会计检查主要是监督职能,会计分析主要是促进职能。
“四职能说”认为,会计有“反映”、“控制”、“监督”和“分析”等四种职能。认为“监督” 与“控制”是两种不同的职能。
“五职能说”认为,会计职能可归结为“反映”、“监督”、“控制”、“分析”、“决策”五种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基本职能; 监督职能,是会计的“纪检”工作; 控制职能,是会计职能中最活跃、富有生命力的职能,其目的在于尽力保障预期的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 分析职能,是会计作为“听诊器”,藉以揭示经营过程、经营成果或技术经济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揭露矛盾,分析原因,找出差距,提出解决办法; 会计的决策职能,是根据资料进行分析,运用一定的决策分析方法,为领导提供最优的经济方案,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六职能说”认为: 会计有反映经济活动、分析经营情况、核算经济效果、监督经济活动、预测经济前景和参与经济决策等六项职能。
☚ 4.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6. 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