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视旱作农业和省水型农业
基本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需达到人均占有粮食300多公斤、现金收入100多元,这就要提高粮食和其它农作物的产量,主要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抓紧发展多种经营。
提高产量不能只靠灌溉农业,会议提出“有水走水路,水路不通走旱路,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方针。甘肃中部和宁夏西海固应以发展旱作农业为主,同农林牧综合治理相结合。这样使农田有林网保护,增施有机肥,以林护农,以畜促农,加上普遍推广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种植耐旱作物,选育耐旱品种等旱作农业措施,修好“三田”,有300—400毫米的降雨,也可稳定。
“三西”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水的利用率,建设省水型农业,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灌溉效益。现在疏勒河流域每亩平均用水1 000多立方米,而石羊河流域由于水利设施管理得好,每亩平均用水380立方米,武威县金塔灌区每亩平均用水只有280立方米。可见现有水利设施的节水潜力很大,只要把渠系配套、渠道衬砌、土地平整这几个环节抓好,并积极推行小畦灌溉,扩大滴灌、喷灌面积,就可发挥更大的灌溉效益。
近期还要抓好在建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择优新建一批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的水利工程。凡水利基建项目,都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经批准后才能列入年度计划。两省区提出的几项大型水利工程,如甘肃的黑河、疏勒河流域的开发,需抓紧做出流域规划和单项工程设计;甘肃的引洮工程、引大工程等,都需要继续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