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4.调整充实时期(1962—1965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4.调整充实时期(1962—1965年) 4.调整充实时期(1962—1965年)农村教育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开始稳步发展。在农牧区教育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积极推行 “两种教育制度”, 进行了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尝试。 实行了公办与集体办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学校教育与群众业余教育并举的办学形式。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业职业中学从无到有, 发展到12所, 在校生2039人, 分别为同期普通中学数和在校生人数的40%和17%; 小学在校生由1963年的11.53万人增加到30.95万人; 1963年, 省人民政府就寄宿制小学的办学原则、方针、规模、编制、助学金、教学计划、学校管理等作了切合实际的规定。从此,全省开始创建寄宿制民族小学,为牧业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到1965年寄宿制民族小学发展到110所,寄校学生5 100余人。 ☚ 3.曲折前进时期(1958—1961年) 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