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4.爬行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4.爬行类

4.爬行类

长白山爬行类种数也不多。计有2目4科17种。
丽斑麻蜥。当地名称“麻蛇子”、“蛇蛳子”。是有鳞目蜥蜴科的一种动物。主要分布于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区的草地和林缘地带。除在植物保护方面有一定意义外,蜥蜴全体还可入药,有活血祛瘀、解毒、镇静的作用。
黑龙江草蜥。当地叫“麻蛇子”、“四足蛇”。是北方较常见的一种蜥蜴。属有鳞目蜥蜴科。主要生活在林缘和林间草地上,在农田边缘和森林中亦有分布。在长白山主要分布在900米以下的低山地带。
白条草蜥。当地叫“麻蛇子”。属有鳞目蜥蜴科。主要生活在林缘地头和林间草地上,以昆虫和小形无脊椎动物为食。主要分布在8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数量稀少。
北草蜥。当地叫“麻蛇子”、“四足蛇”。属有鳞目蜥蜴科。外形大小和习性与其他蜥蜴相似。在长白山主要分布在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区,尤其在林缘和林间草地上较易见到。
黄脊游蛇。当地叫“白脊蛇”、“白线蛇”、“黄线蛇”。属有鳞目游蛇科。主要分布于低山平原地区。
赤链蛇。当地叫“大赤链”、“红斑蛇”。是一种无毒蛇。分布于低山平原地带。
团花锦蛇。当地叫黑镶锦蛇。属有鳞目游蛇科。常栖息于湿地浅草丛中,尤其是有乱石岗的草丛中较常见,食物以蛙、蛇、蜥蜴等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无毒,可入药。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
白条锦蛇。当地叫“枕纹锦蛇”、“麻蛇”。属有鳞目游蛇科。多栖息在田野、坟地、草原和森林中。有时也进入庭院、房屋和牧民的蒙古包里。以小鸟、鸟卵和小型兽类为食,无毒。主要分布在山脚平原,是一种分布广、数量大的常见蛇类。
红点锦蛇。当地叫“水蛇”。属有鳞目游蛇科。多栖息在近水的草丛里,属半水生性,卵胎生,无毒,以泥鳅、鳝鱼及蛙类为食。长白山区各县均有分布。
棕黑锦蛇。当地叫“松花蛇”、“鸟虫”。属有鳞目游蛇科。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无毒蛇。多栖息在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尤其爱在林缘草丛和乱石堆中。主要以鼠类、鸟类和鸟卵为食。在长白山的12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区均有分布。
灰链游蛇。属有鳞目游蛇科。主要分布在山麓平原地区。
虎斑游蛇。当地叫“野鸡脖子”。属有鳞目游蛇科。多栖息于近水多草处,以蟾蜍和蛙类为食。长白山境内各县皆有分布。
极北蝰。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有毒蛇类。属有鳞目蝰科。主要分布在1 000米以上的针叶林和岳桦林中。数量稀少,较难见到。
日本蝮。当地叫“腹蛇”、“土球子”。主要栖息在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尤其地头、林缘、沙漠边缘、草地和乱石堆中较常见。以鼠类、鸟、蛙、蜥蜴等脊椎动物为食,也食鱼、蛇和昆虫等。在长白山,从山脚一直到山顶都有分布,是一种有毒蛇类。蛇毒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目前已有人工试养取蛇毒。
黑眉蝮。当地叫“腹蛇”、“土球子”。属有鳞目蝰科。多栖于林缘、地边。是一种有毒蛇。主要分布在1 800米以下的森林和森林草原中。
竹叶青。属有鳞目蝰科。是一种有毒蛇。生活于混交林和阔叶林中。仅见于南坡长白县。

☚ 3.两栖类   5.鸟类 ☛
000159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