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经济管理科学的性质
2. 经济管理科学的性质
通过对具体管理学科性质的理解引伸出对整个经济管理科学性质的不同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管理的实质是纯经济意义上的管理,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组织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的一切活动。经济管理科学不是一门单纯属于计算方法的学科,它是一门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多属性等特点的学科,是一个综合地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科学体系。由于经济管理涉及到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内容,因此管理具有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组织、指挥和协调生产的特性,这种管理特征是任何管理都具备的;管理的社会属性则指管理所具有的监督、控制职能,它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管理的社会属性有本质的不同,正因为如此,管理的性质才发生根本变化。如,在资本主义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两重性,表现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相结合的管理,融科学性、欺骗性、诱导性、控制性为一体: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两重性,则表现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相统一的管理,剔除了其中的欺骗性、强行控制性因素,使管理科学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管理科学两重性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这门学科既有生产力范畴的内容,又有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
另一种观点则从概念上进行了严格限制,认为“管理的二重性”与“管理科学”的二重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活动与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而管理科学则是对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总结。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管理科学是一门描述和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总结和概括管理经验、制定正确的管理方法的学科,同其他任何一门科学一样,它本身没有“二重性”。如果进行粗略的划分,管理科学属于边缘学科,它既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也结合了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手段。从本质上说,管理科学属于边缘学科中的理论科学。而经济管理才是应用科学。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判断一门科学的性质主要应从它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三者的结合上来看。经济管理科学的地位无疑处在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础部位,它是“管理的管理”、“理论的理论”。但是,由于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直接应用于管理过程中,因此,说它是一门应用科学未尝不可。但是,由于管理科学又涉及了大量纯理论问题,说它是理论科学也有道理,概而言之,称之为“理论与应用科学”倒更为全面一些。
☚ 1. 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3. 什么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