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3. 1979—1982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原因与性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3. 1979—1982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原因与性质

23. 1979—1982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原因与性质

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与二次大战后历次危机相比,
呈现如下新特点: (1) 高利率政策和紧缩政策等非周期性因素作用大; (2)危机中工业生产出现两度下降; (3) 危机程度深重,失业人数、企业破产数和生产下降持续时间超过战后历次危机; (4)危机期间物价上涨率降低而利息率上升。鉴于以上新特点,对这次危机的原因和性质问题引起了许多争论。
一种意见认为,美国在1979—1982年间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有的人把1980年前后的生产下降及随之回升看作是一次中间性危机,有的人则把1981—1982年的美国经济波动看作是一次由高利率引起的非周期性波动。
另一种意见认为,1979—1982年危机是一次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这次危机期间工业生产的频繁起伏以及大部分国家中出现的两次大的降而复升,都应当被看成是同一周期阶段中所发生的波动,而不是两个周期的交替。
第三种意见认为,1979—1982年危机是一次结构调整性的危机。1974—1975年危机以后,正在调整中的脆弱的资本主义经济,连续遭到两次石油涨价的激烈冲击,不仅要继续已经进行的调整,而且要紧急应付两次冲击,增加新的调整内容,因而致使这次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特别长。
第四种意见认为,1979—1982年危机不是一次“正常”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就促使危机发展的因素来说,它既包括周期性因素(生产过剩、投资下降等),又包括一些非周期性因素(如石油涨价、高利率等); 就这次危机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说,它既包括需要通过周期性危机的破坏来求得现有矛盾的暂时解决,又包括不是一次危机所能解决的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失调问题。
第五种意见认为,最近这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性质是一次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但政策性因素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对这次危机的发展与深化起了重要作用。在周期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中,周期性因素是基本的因素,但若因此而无视其余两种因素的存在,那也是片面的。

☚ 22. 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是否存在长周期   24. 关于西方国家经济是否走出“滞胀”的问题 ☛
000007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