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1-三体综合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21-三体综合征21-trisomy syndrome即先天愚型。 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1866年Down首先报道,故又名Down综合征。1959年法国Lejeune等发现这类病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7,+21。是一种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新生儿发病率为0.6~1.5‰。染色体核型有标准、易位和嵌合体三型。 21-三体型患儿呈特殊呆滞面容(见图): 眼裂小,眼距宽,外眥上斜,内眥有赘皮,鼻梁平,常张口伸舌,流涎。初生儿常有第三囟门,枕骨扁平。四肢关节松弛,肌张力低,小指短而内弯,隐睾,脐疝。约50%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室隔缺损多见,常伴消化道等畸形。患儿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均障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易有呼吸道感染,对阿托品类药物有高度敏感性,患急性白血病的频率较正常儿约高20倍。肤纹常表现有通贯手,十指尺箕、小指单一褶纹,手掌atd角增大(超过63°,正常小于45°), 𧿹趾球部胫侧弓状纹, 𧿹趾与第二趾间距增宽。周围血液检查中性白细胞分节减少,白细胞G-6-PD、碱性及酸性磷酸酶、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增高。X线骨胳检查骨龄延迟、髋臼角减小。近又发现过氧化物歧化酶(SOD-I;原名靛酚氧化酶,JPO-A)及其代谢产物谷光甘肽过氧化酶增高。SOD-I基因位于21q22.1带,正常人SOD-I活性为1.0,而21-三体则为1.5;当SOD-I活性为1.5时则有典型临床表现。嵌合体型患儿表现可不典型,这与体内21-三体型细胞群所占比例多少有关,近报道有些患者的正常细胞系有选择现象,即非整倍体细胞比例减少,临床表现可轻些。患儿的预后取决于有否伴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白血病或感染发生的机会及严重程度。25~30%病儿生后一年内死亡,50%死于5岁内,8%可活到40岁以上。女性患者可生育,其子代的再现率为1/2,男性患者一般无生育能力。患者常过早衰老,精神异常,侥存者易患老年性白内障。 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需除外表型相似的患儿,一般需作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明确诊断及类型。 由于绝大多数遗传性疾病尚无有效根治措施,因此预防为主的原则,更显重要。防治要点如下: (1) 开展遗传咨询门诊: 遗传咨询是预防染色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其目的是通过限制出生有染色体病的婴儿以降低染色体病的发病率。通过遗传咨询,可提供该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再现率,并对有关患者家庭生育问题予以指导。 (2) 减低或避免染色体疾病患儿的出生率: 21-三体综合征多见于高龄产妇(35~40岁以上)所生子女,30岁以下已生过1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孕妇再生患儿的机率为1~2%,双亲之一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即核型中有易位染色体,但在染色体总数上少一条,组成成分上没多,也没少,仍然平衡,不发病,为携带者)时子代再现率为10~15%,若母亲为患者,则子女再现率更高,可达50%,应劝其不生育或在产前抽取羊水培养,检查胎儿染色体,若有异常,终止妊娠,防止患儿的出生。另外,如加强孕妇保健,做好能导致染色体畸变各种因素 (例如滥用药物、X线照射、感染等)的防护工作。 (3) 早期诊断: 新生儿如有染色体病可疑时,应及早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 患儿智能差,平时应加强教育,预防感染,若有畸形及时予以矫治。 ☚ 常染色体异常 18-三体综合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