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验
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经验是成功的。尤其在“大跃进”和“农业学大寨”时期,农业基本建设形成空前规模,建设速度史无前例,许多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都是在此期间建成投产,使全自治区有效灌溉面积猛增114.96万公顷,从而为广西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粮食总产由1950年的432.45万吨增加到1992年的1 457.09万吨,多种经营也得到全面发展。
表2-2-2
历史时期 | 全民所有制 单位基建投 资(亿元) | 其中:农业 | 期末净增农田 有效灌溉面积 (万公顷) | 期末应达到农 田有效灌溉面 积 (万公顷) | 期末实际达到 农田有效灌溉 面积 (万公顷) |
投资额 (亿元) | 比重 (%) |
新中国成立前 | | | | | | 26.71 |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时期(1950—1957 年) | 7.22 | 1.86(0.66) | 25.75 | 22.25 | 48.96 | 48.96 |
“大跃进”和调整巩 固时期(1958— 1965年) | 26.80 | 10.41(5.65) | 38.85 | 42.38 | 91.34 | 91.34 |
“文革”和“农业学 大寨”时期(1966— 1978年) | 78.44 | 29.70(16.09) | 37.86 | 72.08 | 163.42 | 163.42 |
改革开放时期 (1979—1992年) | 254.00 | 54.64(35.47) | 21.51 | 43.10 | 206.52 | 151.33 |
合计(1950—1992 年) | 366.46 | 96.61(57.87) | 26.36 | 179.81 | | |
注:
❶全民所有制单位基建投资额引自《广西统计年鉴》。
❷括弧内数为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拨款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