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65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65年

1965年


2月

周扬于23日召集文联所属各协会和主要报刊负责人会议,提出写批判文章不要“乱扣帽子”,不能搞“教条主义”,强调对夏衍、田汉等“要有历史观点”,“政治与学术要分开”。
《小林多喜二小说选》(楼适夷等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3月

1日,《人民日报》发表齐向群的文章《重评孟超新编〈李慧娘〉》,并加编者按,说《李慧娘》是“毒草”。


4月

《戏剧报》第4期发表题为《搞好“三结合”,坚决“三过硬”,创作更多的好作品》的社论。


5月

首都文艺界与在京国际友人于11日举行集会,纪念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逝世15周年。


6月

《文艺报》第6、7期发表一组文章,批判影片《林家铺子》和《不夜城》。
金敬迈发表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解放军文艺》第6期)。


10月

剧作家熊佛西26日逝世,终年65岁。


11月

10日,《文汇报》刊登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及该报的“编者按”,提出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
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于29日在京举行。


12月

《北京日报》《前线》发表向阳生(邓拓)的文章——《从〈海瑞罢官〉谈到道德继承论》。
方求发表《〈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29日《人民日报》)。此后各地报刊对《海瑞罢官》展开批判。

☚ 1964年   1966年 ☛

1965年

1965年


1月

《台湾文艺》设立“台湾文学奖”。


2月

文艺理论家夏济安逝世,终年49岁。


3月

上官予的诗集《旗手》由台北正中书局出版。


4月

台湾“军中第一届文艺大会”召开。蒋介石到会讲话,提出“新文艺工作”12项精神。


5月

《蓉子诗抄》由台北蓝星诗社出版。


6月

葡萄园诗社设立“葡萄园新诗奖”。
白先勇发表短篇小说《谪仙记》(《现代文学》第24期)。
白先勇发表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现代文学》第24期)。


10月

钟肇政主编的《本省籍作家作品选集》由台湾文坛出版社出版。


11月

《纪弦诗选》由台中光启出版社出版。
叶石涛发表《台湾的乡土文学》(《文星》第11期)。

☚ 1964年   1965年 ☛

1965年

1965年

作家张深切逝世,终年61岁。
洛夫的诗集《石室之死亡》由台湾创世纪诗社出版。
台湾当局设立“国军新文艺运动指导委员会”。

☚ 1965年   1966年 ☛

1965年


数学

扎德[美]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开创模糊数学。
J.W.库利和T.W.图基提出随机法,比较符合实际地求出研究对象的过渡过程特性和随机数据的概率统计特性,在解决控制系统的计算分析和优化设计中可获得最经济的实际效果。
阿德拉·魏斯勃克提出β衰变与πN散射断面面积的关系式。
诺维科夫[苏联]证明微分流形的有理庞特里亚全示性类的拓扑不变性。
埃萨克基著《微分对策》一书出版,进一步拓宽了研究内容,丰富和发展了对策论的理论。


物理学

J.A.惠勒[美]著《引力理论和引力坍缩》、《爱因斯坦的想像力》等书出版,提出建立统一场论的新途径,在引力和天体物理学中形成一个理论体系。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美]、朝永振一郎[日]、朱利安·西摩·施温格[美]因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J.K.林哈特[丹麦]全面解释了沟道效应,应用了晶体结构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和固体物理,尤其为晶体杂质定位和点阵损伤分布的测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化学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美]因对有机合成有重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和R.霍夫曼[美]发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即只有分子轨道在反应物由过渡状态到产物永远保持对称性时,才有利于反应的发生。后称伍德沃德-霍夫曼规则,该规则是微观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量子化学应用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首先以双酚A和4,4′-二氯苯砜为原料,经缩聚生产聚砜,是主链上含砜基烃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它可制作电磁性优良的电子器件和印刷电路器材。


天文学

R.W.威尔逊[美]与彭齐亚斯[美]合作,监视来自环绕银河系的气环的射电辐射,探测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均匀充满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
2月17日,美国向月球发射“Ranger 8号”宇宙飞船,2月20日,发回月球表面实况电视图像。
4月4日,美国用JNAP10A原子反应堆首次制成原子能人造卫星。
5月2日,用4月6日发射的Early Bird号卫星建成美、加拿大、英、欧洲交换电视节目的商业通信网。
7月15日,美国飞船“Mariner4号”第一次发回火星详细照片。


地学

J.T.威尔逊[加]提出“转换断层”的概念,指出横切洋中脊(海底山脉)或俯冲带的一种巨型水平剪切断裂,其长度可达数千千米,影响宽度可达100~200千米。该断层的存在是海底扩张说的有力证据。


生物学

雅克·L.莫诺[法]、弗朗索瓦·雅各布[法]因提出信使核糖核酸和操纵子理论,安德烈·米歇尔·雷沃夫[法]因研究病毒遗传组合,为分子生物学作出贡献,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M.W.尼伦伯格[美]在破译遗传密码方面研究得出每3个相邻的碱基代表一种氨基酸信息。
R.W.霍利[美]用酶涓化蛋白分子,鉴定RNA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过程中的各片断,分析其结合方式,测定了将丙氨酸结合于蛋白质分子的移转RNA的成分,首次阐明核酸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被学术界肯定。


医学

D.H.休伯[美]与韦塞尔长期以来进行大脑生理功能研究。特别对大脑视皮层的研究、对“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均有所发现。
F.雅各布[法]与A.雷沃夫和J.莫诺发现了调节基因和细菌中的调控活动。


工程技术

美国建成具有生产规模的活性炭废水高级处理装置。
美国休斯顿建成星际圆顶体育馆,钢管结构,直径196米,面积3.9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馆。
美国发射“阿波罗1号”宇宙飞船。
11月12~16日,苏联分别发射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金星2号”和“金星3号”。“金星2号”于1966年2月27日从金星附近飞过,“金星3号”于3月1日在金星上硬着陆,成为留在金星上的“地球上的来客”。
3月18日,苏联宇航员A.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太空船飞经苏联上空时,列昂诺夫打开窗口,从座舱中出来,离开沿轨道运行的太空船达20分钟,苏联和欧洲的电视观众看到了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翻了一个跟头,在太空中飘游的场面。
国际通信卫星财团发射“IS-1”国际通信卫星,开始欧、美间的国际商业卫星通信。
11月26日,法国在撒哈拉发射第一颗地球卫星A-1号。
8月21日,美国发射Gemini 5号飞船上载有二人,绕地球120圈后,于8月29日返回,创立了最高航天飞行纪录,12月4日,Gemini 7号又载二人发射,12月15日,发射Gemini 6号在绕行中与它相遇,第一次获得了月球的大量基本概貌的资料。


1965年


数学

冯康首创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水利建设的需要,从数学观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注重数学方法与物理机理相结合。它是当代世界计算数学与计算力学的一项重大成就。
夏道行的函数论、泛函分析与数学物理研究取得一系列成就。其中《泛函积分与算子谱理论》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夏道行引进了正泛函表示理论,系统地建立了拟不变测度论及其调和分析。1965年出版专著《无限维空间上测度和积分论》。1972年译成英文后,引起广泛反响,被广泛引用。他的关于拟线性泛函的一个不等式被称为“夏的不等式”。关于拟不变测度存在性和连续性的定理被称为“夏道行定理”。
关肇直创立中子迁移理论,比国外同类工作要早七八年。1965年他利用泛函分析工具,以简短的方式证明了激光理论中一类非对称核的线性积分方程非零本征值的存在。这一结果已被外国采用。关肇直及其合作者从事控制理论研究,在分布参数系统、能控性及观测性方面取得进展。为现代化控制理论的推广和应用作出了贡献。


物理学

北京基本粒子理论组提出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


化学

侯德榜与谢为杰、陈东合作,发明了 “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氨”,此法适用于小型合成氨厂。


天文学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天文仪器厂研制成43/60/80折反射望远镜。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连续发现两颗彗星。


地学

气象工作者提出“暖云降水起伏理论”,突破了国际气象学界沿用10多年的旧论点。
南京大学地质系探明华南地区的花岗岩是分属4个地质时期,打破了40多年来认为该地区花岗岩都是同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传统看法。


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密切配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也是迄今为止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分子,最早的有机化合物。这一项科研成果,使人类在认识生命奥秘的进程中迈进了一步。


医学

上海长海医院为病人安置人造心脏瓣膜成功。


工程技术

国产电弧等离子体射流喷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业研究所试制成功。这种喷枪是一项新工艺设备,能产生近1万℃的高温。
国内第一座维尼纶工厂建成投产。
4月28日,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研制成功。


1965年


文化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批判根据茅盾1932年著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林家铺子》。
郭沫若甲骨文研究著作《殷墟萃编》由中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包括刘体智所藏甲骨文之精华。
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一书出版。
3月2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文艺界整风问题会上对文化界“左”倾提出批评。
5月1日,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掘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元谋人”化石。
7月3日,毛泽东发表“七三指示”,认为学生负担太重,建议砍掉三分之一学习总量。
8月1日,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于北京首演。
9月11日,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全运会期间,有24名举重、射箭、射击、跳伞运动员10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330名运动员469次打破130项全国纪录。
10月30日,首都举行音乐会,纪念聂耳逝世30周年、冼星海逝世20周年。
第28届世界乒乓球赛中,中国获男、女团体,男子单打,男、女双打冠军。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成中国第一个放射性碳素断代实验室。
山西考古所在侯马晋国故城发掘一处春秋晚期的盟誓遗址。出土石片朱写、墨写誓书5 000余件。后汇编为《侯马盟书》。
12月,《红旗》杂志发表《为革命而研究历史》的文章,批判翦伯赞的历史观点。


政法

1月1日,《人民日报》新年献词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1月4日,第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为副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根据刘少奇主席的提名,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月5日,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周恩来为主席。
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文件,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月,蒋经国出任台湾“国防部部长”。
3月,台湾国民党要员陈诚病逝。
5月,台独头目廖文毅宣布放弃“台独”主张,由日本返台湾。
7月20日,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由美国回到北京。
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署名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毛泽东批准发表这篇文章,并要求全国报纸转载,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经济

经过5年多的调整、恢复和发展,原来比例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关系基本协调起来,石油全部实现自给,这是6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
7月,美国停止对台湾当局的经济援助。台湾当局宣布实行第四期经济建设计划。


军事

5月14日,在西部地区上空,又爆炸了一颗原子弹,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
8月,台湾海军“剑门号”、“章江号”军舰,被人民解放军海军击沉。
10月,应越南政府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部队参加援越抗美作战,至1970年7月全部撤回。到1968年3月止,援越部队总计达32万人,援越物资200多亿元。


1965年


文化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编《哲学史》6卷出齐,它是一部苏联权威性哲学著作。此书把苏联哲学史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后一时期为列宁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
美国费里德曼主编的《黑色幽默》出版。该书收入12个作家的短篇小说。
影片《音乐之声》、男主角李·马文、女主角朱莉·克丽斯蒂、男配角马丁·巴尔塞姆、女配角谢莉·温特斯分获第38届奥斯卡奖。
加拿大H.阿坎的小说《下一个插曲》出版。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冒险小说。
苏联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是《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
日本高桥和己的《忧郁的党派》出版。作品引起部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共鸣,被称为“挫折文学”。
美裔英国现代派文学评论家S.艾略特逝世。他被称为“现代诗歌的鼻祖”,主要文学论著有《神圣的森林》、《论诗歌和诗人》、《论评论家》。
欧洲和美国产生形式多样的“观念派艺术”。主要形式有“过程艺术”、“大地艺术”、“身体艺术”。
美国N.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面面观》出版。该著作试图建立包括句法、音系和语义三部分的全面语法系统。
“超级现实派”在西方开始流行,该派利用照相技术创造出比现实更精确、细致的艺术作品。
8月30日,世界人口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美国R.A.伊斯特林发表 《是否需要对不发达状况进行历史的研究》一文。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就是发达国家历史上的不发达状况的再现这一结论。扩展了比较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政法

1月24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病逝,终年91岁。
2月18日,冈比亚宣告独立。
3月14日,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主席乔治乌·德治逝世。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继任其职务。
4月24日,多米尼加发生武装政变,推翻亲美独裁政权。4月28日,美国出兵干涉。
6月19日,阿尔及利亚国防部长布迈丁发动政变,推翻本·贝拉,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总统。他奉行不结盟政策,实行土地改革。
7月26日,马尔代夫宣告独立。
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立共和国。
9月30日,印尼以苏哈托为首的“陆军将领委员会”发动政变。10月1日,苏哈托调动军队控制雅加达,镇压印尼共产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经济

1月1日,阿联、科威特、伊拉克、叙利亚和约旦组成阿拉伯共同市场。


军事

2月7日,美国和南越空军开始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
3月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个营开赴越南,美国地面部队开始直接投入侵越战争。
8月14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次在克什米尔爆发战争。

1965年

1965年

5月21日—6月8日 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胡志明,由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安徽省副省长张恺帆陪同,在黄山休养。
8月15日—18日 苏联部长会议国家燃料委员会副主席库兹米奇率领的苏联水力采煤和砂充填考察组至淮南煤矿参观考察。
12月10日 罗马尼亚内贸部经理斯蒂芬诺维奇、鱼类专家包格达涅茨库、罗使馆商务处职员一行3人至滁县商谈增加卤冻鱼出口事宜。

☚ 1964年   1966年 ☛

1965年

1965年

7月7日—8月1日 根据国务院国发[65]77号文件,我省组派由省财贸政治部主任李振东为领队的旅行团一行14人赴苏联、波兰、民主德国参观访问。

☚ 1962年   1971年 ☛

1月7日/4月24日/9月5日/9月25日/10月1日

☚ 12月13日   1月7日 ☛
1965年

1965年


1月


1日

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声称消灭中共,“根绝核战威胁”,“组成反共联盟”,“共赴国难”。


13日

蒋介石任命蒋经国为 “国防部”部长,阎振兴为 “教育部” 部长,李国鼎为 “经济部” 部长。


30日

台湾当局颁布实施《加工出口设置管理条例》。


2月


1日

国民党特务骚扰长江运输船队。


22日

国民党在台北表扬各种党部“成绩特优之示范小组长” 179人。


26日

台湾当局决定筹设 “国防科学研究院”。


3月


5日

国民党副总裁陈诚在台北病逝。


25日

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加强社会福利措施,增进人民生活实施方针》。


同日

吴辉生任台湾 “宪兵司令部” 司令。


29日

台湾当局 “外交部” 声明,关闭驻澳门“办事处”。


4月


1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与美联社签订“交换新闻合约”。


8日

台湾当局宣称与达荷美 “断交”。


15日

台湾当局公布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当前社会革新工作重点》。


16日

国民党党部第四次联合服务工作开始,至5月5日结束。


26日

国民党在中央设立新闻党部。


5月


1日

在福建东海海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国民党海军发生激烈海战。


14日

“台独” 分子廖文毅从日本返台。


15日

台湾当局与南朝鲜签订 《文化协定》。


27日

国民党第十次党务工作会议开幕,31日结束。


6月


16日

台陆军军官学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40周年,蒋介石亲临主持。


26日

台湾省政当局投资3亿元新台币,开辟高雄新商港区。


27日

蒋介石任命彭孟缉为“总统府”参军长,黎玉玺为 “参谋本部” 总参谋长。


29日

美国宣布对台经济援助于本月底结束。


7月


1日

台湾当局与南越签订 《技术合作新约》。


20日

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由美国返回祖国大陆。


26日

台湾当局与塞纳里昂签订 《农业合作协定》。


29日

台湾当局 “司法院”副院长傅秉常在台北病逝。


8月


3日

台湾当局与上伏塔签订 《农业技术合作协定》。


6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国民党海军在福建东山岛附近发生海战,共击沉国民党军舰二艘,击毙170多人,俘34人。


11日

国民党中常会内定李嗣璁为 “监察院”院长。


13日

台湾当局“外交部”部长沈昌焕访问日本。


21日

台湾省政当局拟定推动经济发展整个计划。


30日

蒋介石任命高魁元为台湾当局“陆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冯启聪为 “海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


31日

台湾当局与美国在台北正式签订《美军在台地位协定》。


9月


1日

国民党中常会内定张维翰为台“监察院”副院长候选人。


10日

台湾当局与毛里塔尼亚 “断交”。


19日

蒋经国访问美国。


20日

台湾当局成立 “国立故宫博物院”。


22日

蒋经国与美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会谈后声明,决定依照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密切合作。


23日

蒋经国同美国总统约翰逊会晤。


10月


9日

台湾当局前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 及驻美“大使” 蒋廷黻在纽约病逝。


10日

蒋介石发表文告,声称“反攻复国圣战”已进入 “决战阶段”,应充分利用当前有利形势。


15日

台湾当局与南越当局在台北举行“经济合作会议”。


29日

张维翰当选为 “监察院” 副院长。


11月


1日

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台北举行第一届科学会议。


6日

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台北举行 “华侨救国联合总会” 第三次会议。


10日

国民党中常会决定,“国民大会”临时会议定于翌年2月1日召开。


12日

台湾各界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


14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福建崇武以东海域击沉国民党军炮舰 “永昌号”,击伤大型猎潜舰 “永泰号”。


20日

在蒋介石的怂恿下,在台湾的 “国民大会” 代表集会决议,“恭请” 蒋介石连任第四届 “总统”。


12月


2日

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第四期经济建设四年计划”。


3日

台湾当局与南朝鲜 “友好条约” 在台北换文。


22日

蒋介石发布召集令,定于1966年2月1日举行 “国民大会” 临时会。


24日

前“考试院”副院长钮永建在美国病逝。

☚ 1964年   1966年 ☛
000022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