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963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963年 1963年1月柯庆施于元旦在上海部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提出“大写十三年”的口号。 2月首都文艺界于6日集会,纪念古巴文学家何塞·巴蒂诞生110周年。 3月沈西蒙等发表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解放军文艺》第3期)。 4月贺敬之发表长诗《雷锋之歌》(11日《中国青年报》)。 5月全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会于20日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号召全国文艺工作者“积极参加国内外阶级斗争,做一个彻底革命的文艺战士”。 7月《诗刊》发表郭沫若致《诗刊》的信,题为《关于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问题》。 8月伍蠡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1月阳翰笙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北国江南》(《电影剧作》第6期)。 ☚ 1962年 1963年 ☛ 1963年 1963年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 1963年 1964年 ☛ 1963年 1963年6月王文兴发表短篇小说《寒流》(《现代文学》第17期)。 10月诗人覃子豪逝世,终年51岁。 12月张系国的长篇小说《皮牧师正传》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 ☚ 1962年 1963年 ☛ 1963年 1963年琼瑶的中篇小说《窗外》由台北皇冠杂志社出版。 ☚ 1963年 1964年 ☛ 1963年化学7月7日,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设计制成毛细管色谱仪,它是分析石油成分和进行一般有机分析的一种新式的重要仪器。 天文学中国建成包括科学院所属的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和包括地球物理所在内的中国授时系统。 地学科学工作者在广东南雄县的“红色岩系”地层内,发掘出一批古脊椎动物的化石,有助于鉴定“红层”地质时代和研究脊椎动物系统演化。 农学陈永康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水稻高产经验,在正常年景下,试验田亩产可达千斤左右。 医学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师陈中伟,成功地把一个工人完全被轧断的右手重新接合起来。这种“前臂完全性创伤性截肢再植手术”为世界医学界所瞩目。 工程技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型计算机。它标志着中国的电子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 1963年文化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作品反映了崇祯八年李自成起义由困转盛,由胜转败这一历史悲剧的过程。第一卷译成日文后,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 政法3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厉行增产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要求县以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新“五反”运动。 军事6月,台湾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徐廷泽驾机起义,飞回大陆。 经济1961年1月~1963年6月,全国减少职工1 887万人,减少城镇人口2 600万人,减少吃商品粮人数2 800万人。 1963年数学汤姆逊[英]和菲特[英]解决了伯恩赛德猜想。 物理学玛丽亚·戈波特·梅耶[美]和汉斯·丹尼尔·延森[德]因研究原子核壳结构理论,尤金·保罗·维格纳[美]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性原理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久里奥·纳塔[意]因研究聚丙烯结构和催化聚合成功。卡尔·齐格勒[德]因研究聚乙烯的结构和催化聚合成功,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天文学美国用射电方法发现星际羟基分子 (OH),以后通过星际微波谱线不断发现星际有机分子。 生理学艾伦·劳埃德·霍奇金[英]、安德鲁·菲尔丁·赫克斯利[英]因对神经兴奋和传导的研究,约翰·卡鲁·埃克尔斯[澳]因研究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机理,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医学埃克尔斯[澳]证明冲动使神经细胞兴奋,一种触突即向邻近细胞释放一种物质(可能为乙酰胆碱),使神经膜的孔隙增大,以致钠离子能自由进入邻近神经细胞,并逆转其电荷的极性。发现神经细胞传导或抑制冲动的化学方程式。 工程技术美、日利用“中继者1号”卫星在两国进行电视转播成功。 1963年文化《国际百科全书》(英文版)由美国辞书出版公司出版。全书20卷,收条目3万左右。重要条目均附参考书目。 政法1月5日,刚果叛乱头目冲伯,在联合国军取得重大军事进展的压力下,被迫停止其分裂刚果的活动。 经济6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第一届世界粮食会议在华盛顿举行。 军事8月5日,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部分禁止核武器条约》。规定缔约国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允许有条件的地下核试验。至年底,有113个国家表示愿意遵守该条约。中国和法国未加入。 其他7月26日,南斯拉夫斯科普里城发生地震,85%的居民区遭到破坏,一半多居民无家可归,约有1 000多人死亡。 1963年 1963年3月16日—25日 以班兹·莱克罗斯为团长的匈牙利化工成套设备出口公司代表团一行11人至淮南气厂,就该厂引进的压容器质量索赔事宜进行检查会谈。 ☚ 1962年 1964年 ☛ 9月22日 ☚ 10月4日 9月22日 ☛ 1963年 1963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 “新年文告”,鼓吹 “反攻复国圣战”。 3日前 “中央研究院” 院长朱家骅在台北病逝。 5日蒋介石对外国记者声称,“摧毁亚洲共产主义,地点应在中国大陆”。 19日台湾当局与加蓬签订 “农业技术合作协定”。 24日台 “行政院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尹仲容在台北病逝。 2月4日台湾当局与南朝鲜发表联合公报,声言“反共决心”。 15日前 “行政院” 长宋子文由美抵台。 15日国民党党员总登记办理完毕。 16日台湾省政当局加速实施六项农田水利建设计划。 19日陈诚在 “立法院”作施政报告,重申反共不能中断。 23日台湾国民党军队与美军在台湾南部联合举行为期五天的 “天兵三号” 空降演习。 25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央扩大纪念周举行总登记宣誓,并讲述 “党员总登记的意义和党革新的要务”,要求国民党员做到“守时、守分、守法、守信、守密”。 3月4日陈诚代表蒋介石赴南越访问。 15日台湾国民党军队与美军联合在台湾举行为期八天的 “银锋” 两栖登陆演习。 19日陈诚代表蒋介石赴菲律宾访问。 23日台湾当局与菲律宾发表联合公报,声称“为维护共同安全与亚洲和平”,需加强 “团结”。 4月5日国民党组建的“战时服务总队”开始举行第二次联合为民服务工作。 12日台 “立法院” 通过 《外交部组织法修正案》。 16日国民党新闻工作会谈开幕。17日,蒋介石到会,要求国民党新闻工作会谈人员“团结合作,自律自重”。 22日蒋介石对外国记者声称,“台湾军队一旦反攻,三年至五年即可底定全国”。 28日台湾省21县市举行第三届省议员选举。 30日台湾 “总统府” 秘书长张群访问日本。 5月6日台湾国民党当局与日本亲国民党势力在东京举行 “合作策进委员会” 第八次会议。 9日台湾面临65年来未有旱灾。 10日台 “立法院”修正通过 《内政部组织法》。 16日台湾“行政院”决定,自本月30日起停征临时 “国防特别捐”。 31日台“立法院”秘密会议,通过1964年度财政总预算案。 6月1日台湾空军上尉飞行员徐廷泽驾驶美制F—86喷气战斗机起义飞返大陆。 2日台湾省第三届省议会成立,谢东闵、许金德当选为正副议长。 5日泰国国王蒲美蓬偕王后诗丽吉抵台湾访问。 28日国民党军队在台湾北部地区举行 “天神”防空大演习。 29日蒋介石任命陈嘉尚为副参谋总长,徐焕升为空军总司令,赖名汤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总司令。 7月1日蒋介石任命石觉为台 “考试院铨叙部” 部长。 5日台 “立法院” 通过 《戡乱时期贪污治罪条例》。 11日蒋介石声称,中苏争执系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个人之争”,“其赤化世界之目标并未改变”。 20日台湾当局决定采取有效步骤,彻底消除租佃制度。 21日台湾当局与象牙海岸 “建交”。 8月6日台 “行政院” 重新修正 《都市平均地权条例》。 15日台湾“行政院”决定以刘锴为出席联合国第十八届大会首席代表。 16日经蒋介石核定,国民党军队政工机构改变名称,“国防部总政治部”改称“总政治作战部”,各级部队、学校“政治部”,亦一律改称“政治作战部”。 20日台湾当局组织15批武装特务,窜犯广东、福建、浙江大陆沿海地区。 9月1日台“行政院美援运用委员会”改名为“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 6日蒋经国第二次访美。次日会晤美国肯尼迪总统。 21日台湾当局召回驻日 “大使” 张厉生。 10月10日蒋介石发表文告,要求民众“实践革命战斗责任”。 27日台湾当局派出小股骚扰部队在广东南部活动。 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今年6月23日至10月24日之间,共有九批国民党特务进入大陆骚扰。 12日国民党在台北举行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于22日结束。 23日国民党九届一中全会在台北召开。 12月3日陈诚辞去 “行政院” 院长兼职。 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蒋介石提名严家淦继任台湾当局 “行政院” 院长。 10日台湾 “立法院”投票同意严家淦任 “行政院” 院长。 14日蒋介石任命“行政院”政务委员及各部会主管。 29日国民党中常会举行临时会议,讨论台湾当局与日本关系问题。 30日台湾当局决定召回驻日“使馆”高级官员。 ☚ 1962年 1964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