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63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63年

1963年


1月

柯庆施于元旦在上海部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提出“大写十三年”的口号。
《莫里哀喜剧六种》(李健吾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月

首都文艺界于6日集会,纪念古巴文学家何塞·巴蒂诞生110周年。
首都文艺界于12日在京集会,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


3月

沈西蒙等发表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解放军文艺》第3期)。
22日《人民日报》编辑部与中国作协联合在京召开报告文学座谈会。


4月

贺敬之发表长诗《雷锋之歌》(11日《中国青年报》)。
《文艺报》《北京文学》等刊物分别发表批判孟超《有鬼无害论》的文章。


5月

全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会于20日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号召全国文艺工作者“积极参加国内外阶级斗争,做一个彻底革命的文艺战士”。


7月

《诗刊》发表郭沫若致《诗刊》的信,题为《关于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问题》。


8月

伍蠡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化部、中国剧协等单位于29日至9月26日召开戏曲座谈会,讨论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问题。


11月

阳翰笙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北国江南》(《电影剧作》第6期)。

☚ 1962年   1963年 ☛

1963年

1963年

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 1963年   1964年 ☛

1963年

1963年


6月

王文兴发表短篇小说《寒流》(《现代文学》第17期)。


10月

诗人覃子豪逝世,终年51岁。


12月

张系国的长篇小说《皮牧师正传》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

☚ 1962年   1963年 ☛

1963年

1963年

琼瑶的中篇小说《窗外》由台北皇冠杂志社出版。
罗门的诗集《第九日的底流》由台北蓝星诗社出版。
叶维廉的诗集《赋格》由台北现代文学社出版。
聂华苓发表短篇小说《珊珊,你在哪儿?》(收入台北文星书店出版的《一朵小白花》)。
梁实秋的散文集《秋室杂文》由台北文星书店出版。
“金边文学丛书”由柏杨创办的平原出版社出版。
吴浊流的长篇小说《流云》(《浊流三部曲》第三部)于《文坛月刊》连载。

☚ 1963年   1964年 ☛

1963年


化学

7月7日,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设计制成毛细管色谱仪,它是分析石油成分和进行一般有机分析的一种新式的重要仪器。
蒋明谦从事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研究数十年。1963年发表《诱导效应指数》专著。1964年找到有机物性能与结构的直线关系。这项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是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中的突破性成果。


天文学

中国建成包括科学院所属的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和包括地球物理所在内的中国授时系统。


地学

科学工作者在广东南雄县的“红色岩系”地层内,发掘出一批古脊椎动物的化石,有助于鉴定“红层”地质时代和研究脊椎动物系统演化。


农学

陈永康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水稻高产经验,在正常年景下,试验田亩产可达千斤左右。


医学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师陈中伟,成功地把一个工人完全被轧断的右手重新接合起来。这种“前臂完全性创伤性截肢再植手术”为世界医学界所瞩目。


工程技术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型计算机。它标志着中国的电子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
我国自制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在天气预报、农业机械化规划等方面,在力学、原子能等科学研究中,开始广泛使用。
9月10日,天津钢厂一座中型平炉使用了国产新型耐火材料——镁铝砖,连续炼出了1 304炉钢。
9月18日,安徽向山硫化铁选矿厂首期工程完工。每年能处理40万吨原矿。
9月22日,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和安装的新安江水电站向上海、南京、杭州输送电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田排灌,提供了动力。
12月10日,第一台350吨门式起重机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成功。它用于三门峡水库大坝闸门的启用。
12月13日,国产6.3米重型车床在武汉重型机床厂试制成功。
上海吴泾化工厂首期工程投入生产,年产硫酸铵10万吨。
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远航西非海岸的 “和平号”远洋货轮由克纳克里返回广州。
二机部蒋宗道首创的“同步电动机失步保护及带载自动再整步”新技术,不仅能保护电动机设备的安全,而且能不停机,可保持生产的连续性。该装置自投入工业运行以来,性能良好,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1963年


文化

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作品反映了崇祯八年李自成起义由困转盛,由胜转败这一历史悲剧的过程。第一卷译成日文后,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
贺敬之发表长诗《雷锋之歌》,从历史发展的趋向上阐发了雷锋这一新人出现的意义,是一篇政治抒情诗。
王金玉在日本举行的第57届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中,以181.25分的成绩打破男子速度滑冰的全能世界纪录。
陈镜开在北京举行的优秀运动员举重比赛中以151公斤的成绩,打破60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
陕西蓝田发现猿人下颌骨化石,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二个猿人化石地点。


政法

3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厉行增产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要求县以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新“五反”运动。
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
3月30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发布特赦令,对于确实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犯,实行特赦。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释放战犯36名。
5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前十条”),同年9月,根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的情况,中共中央又发布《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简称《后十条》),强调团结95%以上的干部和群众的重要性。
7月,邓小平率团赴莫斯科举行中苏两党会谈。
7月14日,苏共中央发表《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攻击。9月6日,《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编辑部发表文章《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此后,到1964年7月14日为止,中共机关报刊先后共发表9篇评论,中苏两党公开论战。
11月17日,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针对苏联施加的经济压力,着重指出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的重大意义。
11月,台湾国民党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
12月,台湾当局“行政院”改组,陈诚辞去“院长”兼职,严家淦继任“行政院院长”。


军事

6月,台湾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徐廷泽驾机起义,飞回大陆。
中国政府就苏、美、英三国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发表声明,主张全面、彻底、干净、坚决地禁止和销毁核武器,提议召开各国政府首脑会议。


经济

1961年1月~1963年6月,全国减少职工1 887万人,减少城镇人口2 600万人,减少吃商品粮人数2 800万人。
3月,在刘少奇的提议下,试办了第一个托拉斯——中国烟草公司,以后又陆续试办了全国和省市的一二十个托拉斯。


1963年


数学

汤姆逊[英]和菲特[英]解决了伯恩赛德猜想。
科恩[美]证明连续假设的独立性。
阿提亚[美]、辛格[美]沟通了拓扑、函数论和偏微方程等不同领域,建立阿提亚-辛格指标定理。
E.N.洛伦茨[美]发表《确定性的非周期流》一文,从确定的方程中计算模拟出非周期现象,从而提出用逐步延伸的方法从事长期的天气预报是不可能的观点。后被称为洛伦茨方程。
G.B.丹齐克和P.沃尔夫将单纯形方法修改后,用以求解凸二次规划,得到只经过有限次迭代即可达到最优解的算法。
P.J.科恩[美]发表集论公理独立性的一些论文,证明了连续统假设和选择公理的独立性,即:如果集论公理无矛盾,则加上连续假设或加上其否定都不矛盾。这些成果已被数学界公认。


物理学

玛丽亚·戈波特·梅耶[美]和汉斯·丹尼尔·延森[德]因研究原子核壳结构理论,尤金·保罗·维格纳[美]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性原理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吴健雄[美籍华人]证实了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在物理学史上由实验证明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对电弱统一理论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
J.B.耿[美]发现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固体器件时产生微波现象,被称为耿氏效应;因而制成最简单的一种微波振荡器,被称为耿氏二极管。
J.乌帕特尼斯克[美]利用激光光线使全息图再生。


化学

久里奥·纳塔[意]因研究聚丙烯结构和催化聚合成功。卡尔·齐格勒[德]因研究聚乙烯的结构和催化聚合成功,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R.G.皮尔孙[美]提出软硬酸碱理论,即将酸和碱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软硬两类的理论,该理论可说明取代反应等多种化学现象。
R.霍尔曼[美]推广休克尔分子轨道法,考虑分子中的全部介电子,对哈密顿算符的矩阵元适当地进行近似处理和参数化,这些参数由实验数据确定,进而求解久期方程。这种方法称为推广的休克尔分子轨道法。该法用
于有机分子的量子化学研究和晶体的电子结构研究。
美国壳牌化学公司用改进的钻催化剂由丙烯羰基合成生产丁醇和2-乙基己醇。
日本、美国实现了ABC树脂和聚丙烯塑料的电镀。它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和机电工业。


天文学

美国用射电方法发现星际羟基分子 (OH),以后通过星际微波谱线不断发现星际有机分子。
M.施密特[荷]判明,类星射电源光谱中有红移现象,揭开了困惑天文学界3年之久的谜。对过去公认的宇宙年龄、起源学说提出挑战。一批类星射电源的光谱得以成功地证认,并定名为类星体。
N.A.科兹列夫[苏联]发现水星稀薄的大气中有氢,这一发现使全世界天文学家深感惊异,经研究认为,这些氢是来自太阳的质子所形成的。


生理学

艾伦·劳埃德·霍奇金[英]、安德鲁·菲尔丁·赫克斯利[英]因对神经兴奋和传导的研究,约翰·卡鲁·埃克尔斯[澳]因研究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机理,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医学

埃克尔斯[澳]证明冲动使神经细胞兴奋,一种触突即向邻近细胞释放一种物质(可能为乙酰胆碱),使神经膜的孔隙增大,以致钠离子能自由进入邻近神经细胞,并逆转其电荷的极性。发现神经细胞传导或抑制冲动的化学方程式。
T.E.斯塔兹尔[美]首次作了10例肝脏移植手术,开创了临床外科学肝脏移植的新技术。
E.S.斯特恩[美]发表第一例将病毒与恶性肿瘤联系起来的病例报告,是最早的细胞病理学成果。


工程技术

美、日利用“中继者1号”卫星在两国进行电视转播成功。
美国的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建成投产。管道自休斯敦至林登,后经多次扩建后,干线总长4 613千米。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管径最大的成品油管道系统。
E.沙里宁设计的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室楼建成,建筑造型轻盈明快,采用由钢索网、边缘构件和下部支撑构件三部分组成的大跨度悬索屋顶结构。
H.沙龙[德]设计的柏林爱乐音乐厅建成。厅内的座位环绕乐坛分区布置,休息厅又环绕演奏厅布置,是设计新颖的著名建筑。
联邦德国费恩海峡桥建成,主跨度248米,采用箱形拱胁相向倾斜设置。以节省支撑材料,使结构更加简洁轻巧,为钢梁柔拱组合体系公路铁路两用桥。
美国发射第一颗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卫星辛康号。
7月16日,苏联发射宇宙飞船“东方6号”,捷列什科娃成为进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位女宇航员。
范德拉格特[美]发明全息空间滤波器,也称为范德拉格特滤波器。


1963年


文化

《国际百科全书》(英文版)由美国辞书出版公司出版。全书20卷,收条目3万左右。重要条目均附参考书目。
希腊诗人塞菲里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巴特尔的论著《论拉辛》出版。他采用结构的阅读分析方法,从作品的内部结构分析作品。
美国J.H.格林伯格的《非洲的语言》一书问世。该书是对非洲语言系统研究的成果,其对非洲语言的分类法已被许多研究者接受。
美国J.特沃科夫创作《变风区》。此作品为抽象表现主义作品之一。
影片《汤姆·琼斯》、男主角西德尼·波埃特、女主角帕德里夏·妮尔、男配角茂文·道格拉斯、女配角玛格丽特·拉瑟福德分获第36届奥斯卡奖。
8月31日,画家乔治·勃拉克在巴黎逝世。他与毕加索创立了立体画派,多层次地展现了所画的人和物,将时间与视觉结合在一起。
11月10日,新兴力量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240名运动员参加14个项目的比赛。


政法

1月5日,刚果叛乱头目冲伯,在联合国军取得重大军事进展的压力下,被迫停止其分裂刚果的活动。
1月22日,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签订《法德合作条约》。
2月8日,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政变,推翻卡塞姆政权。
4月,加拿大自由党重新执政,皮尔逊任总理。该党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对外加强与美国的关系。
4月3日,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发生大规模抗议种族歧视示威。8月28日,20万人聚集华盛顿示威,要求种族平等。
5月1日,印尼正式收回伊里安。
5月22日~25日,31个非洲国家首脑和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通过《非洲统一组织宪章》,成立非洲统一组织。每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总部设在亚的斯亚贝巴。
6月10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美利坚大学发表演说,极力鼓吹美国的“和平战略”,即通过促使社会主义国家自由化、和平演变,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7月,蒙古和苏联签订《关于苏联帮助蒙古加强南部边界防务的协定》。
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它由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北婆罗洲组成。
11月1日,美国在越南西贡策动政变,推翻吴庭艳政权。
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达拉斯被刺身亡。副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继任为美国36届总统。
11月22日,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发生武装冲突,英军接管尼科西亚。
12月10日,桑给巴尔独立。
12月12日,肯尼亚独立。
12月31日,英国政府正式宣布解散“中亚联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红十字协会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经济

6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第一届世界粮食会议在华盛顿举行。


军事

8月5日,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部分禁止核武器条约》。规定缔约国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允许有条件的地下核试验。至年底,有113个国家表示愿意遵守该条约。中国和法国未加入。
10月,阿尔及利亚一摩洛哥边界爆发战争,埃及参战支持阿尔及利亚。11月2日,双方停火。


其他

7月26日,南斯拉夫斯科普里城发生地震,85%的居民区遭到破坏,一半多居民无家可归,约有1 000多人死亡。

1963年

1963年

3月16日—25日 以班兹·莱克罗斯为团长的匈牙利化工成套设备出口公司代表团一行11人至淮南气厂,就该厂引进的压容器质量索赔事宜进行检查会谈。
10月4日—11日 以金炳三为团长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煤炭技术考察团一行25人至淮南煤矿考察。
10月16日—22日 各国驻华使节和部分外交官员组成的外交使团由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陈毅和副外长黄镇陪同,从南京经芜湖至黄山游览。副省长张恺帆前往黄山迎接。17日晚,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举行宴会招待各国驻华使节,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副省长张恺帆等出席宴会。21日晚,张恺帆副省长代表安徽省举行宴会,招待各国驻华使节。
12月13日—20日 波兰水利总局科学研究院院长扎衣贝尔特和总设计师瓦格纳尔来皖进行水利考察。

☚ 1962年   1964年 ☛

9月22日

☚ 10月4日   9月22日 ☛
1963年

1963年


1月


1日

蒋介石发表 “新年文告”,鼓吹 “反攻复国圣战”。


3日

前 “中央研究院” 院长朱家骅在台北病逝。


5日

蒋介石对外国记者声称,“摧毁亚洲共产主义,地点应在中国大陆”。


19日

台湾当局与加蓬签订 “农业技术合作协定”。


24日

台 “行政院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尹仲容在台北病逝。


2月


4日

台湾当局与南朝鲜发表联合公报,声言“反共决心”。


15日

前 “行政院” 长宋子文由美抵台。


15日

国民党党员总登记办理完毕。


16日

台湾省政当局加速实施六项农田水利建设计划。


19日

陈诚在 “立法院”作施政报告,重申反共不能中断。


23日

台湾国民党军队与美军在台湾南部联合举行为期五天的 “天兵三号” 空降演习。


25日

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央扩大纪念周举行总登记宣誓,并讲述 “党员总登记的意义和党革新的要务”,要求国民党员做到“守时、守分、守法、守信、守密”。


3月


4日

陈诚代表蒋介石赴南越访问。


15日

台湾国民党军队与美军联合在台湾举行为期八天的 “银锋” 两栖登陆演习。


19日

陈诚代表蒋介石赴菲律宾访问。


23日

台湾当局与菲律宾发表联合公报,声称“为维护共同安全与亚洲和平”,需加强 “团结”。


4月


5日

国民党组建的“战时服务总队”开始举行第二次联合为民服务工作。


12日

台 “立法院” 通过 《外交部组织法修正案》。


16日

国民党新闻工作会谈开幕。17日,蒋介石到会,要求国民党新闻工作会谈人员“团结合作,自律自重”。


22日

蒋介石对外国记者声称,“台湾军队一旦反攻,三年至五年即可底定全国”。


28日

台湾省21县市举行第三届省议员选举。


30日

台湾 “总统府” 秘书长张群访问日本。


5月


6日

台湾国民党当局与日本亲国民党势力在东京举行 “合作策进委员会” 第八次会议。


9日

台湾面临65年来未有旱灾。


10日

台 “立法院”修正通过 《内政部组织法》。


16日

台湾“行政院”决定,自本月30日起停征临时 “国防特别捐”。


31日

台“立法院”秘密会议,通过1964年度财政总预算案。


6月


1日

台湾空军上尉飞行员徐廷泽驾驶美制F—86喷气战斗机起义飞返大陆。


2日

台湾省第三届省议会成立,谢东闵、许金德当选为正副议长。


5日

泰国国王蒲美蓬偕王后诗丽吉抵台湾访问。


28日

国民党军队在台湾北部地区举行 “天神”防空大演习。


29日

蒋介石任命陈嘉尚为副参谋总长,徐焕升为空军总司令,赖名汤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总司令。


7月


1日

蒋介石任命石觉为台 “考试院铨叙部” 部长。


5日

台 “立法院” 通过 《戡乱时期贪污治罪条例》。


11日

蒋介石声称,中苏争执系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个人之争”,“其赤化世界之目标并未改变”。


20日

台湾当局决定采取有效步骤,彻底消除租佃制度。


21日

台湾当局与象牙海岸 “建交”。


8月


6日

台 “行政院” 重新修正 《都市平均地权条例》。


15日

台湾“行政院”决定以刘锴为出席联合国第十八届大会首席代表。


16日

经蒋介石核定,国民党军队政工机构改变名称,“国防部总政治部”改称“总政治作战部”,各级部队、学校“政治部”,亦一律改称“政治作战部”。


20日

台湾当局组织15批武装特务,窜犯广东、福建、浙江大陆沿海地区。


9月


1日

台“行政院美援运用委员会”改名为“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


6日

蒋经国第二次访美。次日会晤美国肯尼迪总统。


21日

台湾当局召回驻日 “大使” 张厉生。


10月


10日

蒋介石发表文告,要求民众“实践革命战斗责任”。


27日

台湾当局派出小股骚扰部队在广东南部活动。


11月


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今年6月23日至10月24日之间,共有九批国民党特务进入大陆骚扰。


12日

国民党在台北举行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于22日结束。


23日

国民党九届一中全会在台北召开。


12月


3日

陈诚辞去 “行政院” 院长兼职。


4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蒋介石提名严家淦继任台湾当局 “行政院” 院长。


10日

台湾 “立法院”投票同意严家淦任 “行政院” 院长。


14日

蒋介石任命“行政院”政务委员及各部会主管。


29日

国民党中常会举行临时会议,讨论台湾当局与日本关系问题。


30日

台湾当局决定召回驻日“使馆”高级官员。

☚ 1962年   1964年 ☛
000022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