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 1959年
1月郭沫若发表《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编者问》(《人民文学》第1期)。 《人民日报》《文艺报》《文汇报》等报刊讨论民歌与新诗的关系和新诗的形式问题。
2月《文艺报》和《中国青年》开展对杨沫的《青春之歌》的讨论。 茅盾发表《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人民文学》第2期)。 郭沫若发表历史剧《蔡文姬》(《剧本》第2期)。
3月中国作协召开创作工作座谈会,茅盾在会上作了《创作问题漫谈》的讲话。 夏衍发表电影文学剧本《林家铺子》(《电影创作》第3期)。 郭风的散文诗集《叶笛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4月柳青发表长篇小说《创业史》(《延河》第4至7期连载)。 《文艺报》第7期就赵树理的《“锻炼锻炼”》开展文艺作品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讨论。
5月首都举行五四运动40周年纪念大会。郭沫若作了《发扬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的讲话。《人民日报》发表邵荃麟的《“五四”文学的发展道路》专文。《文艺报》第8期开辟“五四运动40周年纪念专号”。 《欧文短篇小说选》(万紫等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6月夏衍发表电影文学剧本《祝福》(《电影创作》第6期)。 吴晗发表《海瑞骂皇帝》(16日《人民日报》)。
7月文化部召开全国电影故事片厂厂长会议。夏衍到会讲话,后被江青等诬为“离经叛道”。
9月《红旗歌谣》(郭沫若、周扬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冯至的诗集《十年诗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泰戈尔的《戈拉》(黄星圻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建国十年来优秀创作丛书”。 《朗费罗诗选》(杨德豫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1月7日,著名作家靳以逝世,终年50岁。
12月中宣部召开全国文化工作会议,批判巴人、李何林等人。 ☚ 1958年 1960年 ☛
1959年 1959年
5月由王集丛、尉天骢先后任主编的月刊《笔汇》创刊于台北。
7月洛夫的组诗《石室之死亡》在《创世纪》上连载。 苏雪林发表《新诗坛象征派创始者李金发》(《自由青年》第22卷第1期)一文,引出现代诗如何对待传统的论争。
10月《亚洲文学》月刊创刊于台北。
11月钟理和发表短篇小说《贫贱夫妻》(8日《联合报》副刊)。 ☚ 1958年 1959年 ☛
1959年 1959年林海音的长篇小说《晓云》由纯文学出版社出版。 周梦蝶的诗集《孤独国》由台北蓝星出版社出版。 痖弦的诗集《痖弦诗抄》由香港国际图书公司出版。 王平陵的戏剧集《台北夜话》由香港亚洲出版社出版。 商禽作《长颈鹿》一诗,该诗收入诗集《梦或者黎明》。 姜贵的反共长篇小说《旋风》正式出版。 作家杨守愚逝世,终年54岁。 陈若曦发表短篇小说《灰眼黑猫》(《文学杂志》第6卷第1期)。 ☚ 1959年 1960年 ☛ 1959年
文化意大利诗人萨瓦多尔·夸西莫多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哲学家B.罗素在纽约出版了他晚年名著 《西方的智慧》。同年,又在伦敦出版自传体著作《我的哲学的发展》。 影片《罗宾汉》、男主角查尔顿·赫斯顿、女主角西蒙娜·西涅莱、男配角休·格里菲斯、女配角谢莉·温斯特分获第32届奥斯卡奖。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名著《科学发现的逻辑》出版。 12月1日,美国、苏联等10个国家签署《南极条约》,南极将作为科学研究和其他和平活动的场所。 12月12日,联合国设立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常设委员会,以制订有关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决议案,并监督各国执行。 世界上第一台复印机在美国问世。
政法1月1日,古巴“七·二六运动”武装斗争,推翻了巴蒂斯塔统治。1月6日,曼努埃尔·乌鲁蒂亚就任古巴临时总统。2月16日,卡斯特罗就任古巴总理。 1月3日,阿拉斯加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第49个州。 1月27日,苏联共产党在莫斯科举行第21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的七年计划。 2月3日,法兰西共同体执行委员会首次会议在巴黎举行,12个非洲自治共和国总理与戴高乐总统会谈。 3月23日,印度总理尼赫鲁致函周恩来总理,提出中印边界问题,企图将麦克马洪线强加于中国。 3月24日,伊拉克卡塞姆总理宣布伊拉克退出《巴格达条约》。原巴格达条约组织于同年8月19日改名为“中央条约组织”。 3月26日,美、英、法邀请苏联参加讨论对德和约,以及结束对柏林占领的外长会议,苏联于3月30日答复同意参加。四国外长从5月11日至8月5日在日内瓦讨论重新统一德国及对东德、西德都缔结和约问题,但未达成协议。 4月27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印度人民院发表干涉中国内政的讲话,支持进入印度的中国西藏叛乱分子达赖喇嘛。 6月3日,新加坡在英联邦内正式实现内部自治,李光耀任总理。 8月21日,夏威夷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 9月15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9月18日,向联合国大会发表全面废除军备的提案,还同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就柏林问题举行进一步讨论,并扩大美、苏交流计划。这次美、苏首脑会议所达成的协议被称为“戴维营精神”。 9月30日,赫鲁晓夫访华,与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会谈。 10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西藏问题决议案,干涉中国内政。 10月28日,苏联和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关于全面裁军的联合提案。联大于11月20日通过了该提案。 11月18日,印度尼西亚总统颁布第十号法令。其后,印尼许多地区发生严重的排华、反华活动。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成立“法塔赫”组织。 英国菲利普·约翰·诺尔·贝克获诺贝尔和平奖。
经济1月17日,英国和埃及就解决1956年埃及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所引起的财政问题达成协议。 4月8日,美国和19个拉美国家签署了设立 《泛美开发银行协定》。该银行于1960年10月开始营业,总行设在华盛顿。 6月6日,法属西非七国:塞内加尔、法属苏丹(马里)、象牙海岸、毛里塔尼亚、尼日尔、沃尔特、达荷美达成协议,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并结成关税同盟。 11月20日,“小自由贸易区”七国(英国、奥地利、瑞典、挪威、丹麦、瑞士、葡萄牙)在斯德哥尔摩草签《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这是为对抗“欧洲经济共同体”而建立的一个经济组织。
军事3月1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把法国在地中海的三分之一海军部队,交给北约组织指挥。 6月6日,赫鲁晓夫宣称,除非西方国家同意建立巴尔干无核区,否则苏联将在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三国设置火箭基地。 6月20日,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双方于1957年10月15日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 8月25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西段向中国边防军挑起武装冲突,中方进行自卫回击,印军几乎全军覆没。
1959年
天文学7月10日、14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两次观测到太阳耀斑“大爆发”。
生物学1月7日,在广西考察的中科院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顺利完成了十万大山地区所属的龙津、宁明、上思、邕县4个县的考察,另外还完成了睦边等13个县的野外考察,发现了蕴藏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3月,中科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朱洗和王幽兰等在蟾蜍科动物中进行人工单性生殖法,产生出世界上第一只无“父”母蟾蜍。该母蟾蜍后于1961年产卵并繁殖出小蟾蜍。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生物学奇迹。 10月12日,在北京周口店发掘一件中国猿人左右下颌体相连的成年下颌骨,这是从1929年以来第一次发现的比较完整的成年人下颌骨。 10月20日,由中苏两国古生物学者共同组织的“亚洲中部古生物考察队”,对内蒙古等地区进行了长达8 000千米以上的路线探查,并在二连盐池等12个地点进行系统化石发掘,取得良好成绩,发掘出大量爬行动物化石。这对于与亚洲更北地区的恐龙群建立联系及了解哺乳动物的演化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农学9月18日,全国农业展览馆在北京建成。农展馆由综合馆、农作物馆、特产园艺馆、农业科学馆、水利馆、措施馆、气象馆、水产馆、畜牧馆、林业馆、工具馆和人民公社工业馆组成。
医学3月19日,中科院有关研究人员成功地拆合了天然胰岛素的A链和B链,从而使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
工程技术中科院公布了一批科研新成果,其中有:3.2厘米无线电望远镜、用铝线代替漆包铜线、新型塑料、电力系统自动计算装置、分析石油组成的新方法、高炉风口汽化冷却、高温水汽和耐火混凝土等。 1月10日,国内第一条输油管线——新疆克拉玛依到独山子间的输油管线建成并开始输油。管线全长147千米。 2月7日,黔桂铁路(贵阳—柳州)通车,全长605千米。 5月14日,哈尔滨电机厂为新安江水电站制造的72 500千瓦水力发电设备全部完成。 5月29日,兰青铁路黄河大桥建成。 6月25日,国务院发布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其要点是:废除英制;逐步淘汰杂制;统一公制单位的中文名称,对市制作一定保留。 9月1日,国产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在北京制成。该机每秒运算速度为1万次。 9月底,中国宣布发现大庆油田。次年,全国调集力量开发大庆。 10月15日,中国自制的直升机——旋风二五型直升机开始成批生产。 10月29日,我国自行设计的865千伏安扼流磁放大器,在上海先锋电机厂试制成功,为在现代电机工业的自动调整和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磁放大器开辟了新的道路。
1959年
文化3月,浙江嘉兴马家滨发现新石器早期遗址,后命名为“马家滨文化”。 3月12日,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在上海建立。 3月14日,郭沫若发表《替曹操翻案》一文。 4月,容国团在联邦德国的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子单打冠军。 9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运动会上有7人打破4项世界纪录。
政法2月17日,中共中央举行第二次郑州会议,解决人民公社的所有制问题和纠正共产风。 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集团,发动全区性武装叛乱。3月20日,解放军西藏军区部队奉命平叛。3月28日,国务院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决定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11月,西藏武装叛乱基本平息。 4月17日~29日,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选举毛泽东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4月18日~28日,第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宋庆龄、董必武为副主席,朱德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并决定周恩来继任国务院总理。 7月2日~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即“庐山会议”)。会议本意欲统一认识,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纠“左”,动员全党完成1959年“大跃进”任务;却因彭德怀根据实际考察,给毛泽东写信反映情况,而改变了会议进程和性质,成为批判“以彭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会议。并开展了全国性“反右倾”运动。庐山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9月17日,二届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任命林彪兼任国防部部长,免去彭德怀国防部长职务、黄克诚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全国被批判和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者达300多万人。 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确实表现改好了的右派分子处理问题的决定》。 10月1日,首都7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建国10周年庆祝大会。 10月13日,中共中央批转了江苏省委《关于立即纠正把全部农活包到户并包产到户》的通知。10月15日,又批转了农业部党组相关文件,认为包产到户的做法是反“社会主义的逆流”,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经济由于全国发生洪涝灾害,加上政策上“左”的错误,农业普遍歉收,物资匮乏,全国经济进入“三年困难”时期。本年粮产量比1958年减少300亿千克。 7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粮食工作的指示》,指出国家粮食状况全面紧张,要求城市继续定量供应、农村实行“三定”。
军事1959年,8月以后,印度军队多次入侵中国领土,引起边界武装冲突。 11月7日,中国政府建议两国武装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千米,遭印方拒绝。
1959年
物理学欧文·钱柏兰[美]同埃米里奥·G.赛格雷[意]因发现反质子的存在,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日内瓦建成强聚焦质子同步加速器(代号CPS),其能量为28吉电子伏。后来用此发现了许多新的基本粒子现象。
化学国际化学协会(CIUPAC)根据马托赫的建议,决定用C12=12作为原子量标准。1960年国际物理学会接受此建议,1961年国际化学会上正式通过采用。 福克斯[美]等将酸性类蛋白质放到稀盐酸液中加热溶解,冷却后得无数球状滴粒,称为类蛋白微球体。由此,福克斯提出了生命化学起源中的微球体理论。 雅罗斯拉夫·海洛夫斯基[捷克]因发明和发展了极谱分析法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地学美国卫星先锋1号和先锋3号发现了环绕地球的两个主要辐射带,这与科学家范艾伦的推测完全一致。因而,这两个辐射带被命名为范艾伦带。
生物学亚瑟·科恩伯格[美]同塞维罗·奥乔亚[西]因人工合成核酸,发现其生理作用,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梅里菲尔德[美]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创了人工合成氨基酸的一个新方向,即采用将氨基酸连到聚苯乙烯树胶小颗粒上再置入溶液,通过过滤将这种颗粒滤掉,再加上含有第二个氨基酸的溶液,两个氨基酸就会连在一起。
农学V.M.斯特恩、史密斯等人发表了《综合防治的概念》一文,强调必须在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把害虫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扭转了过去农业上单纯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的基本倾向。
医学亚洛[美]和伯尔森[美]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液中的微量的多肽炎激素、甾体激素、环化腺苷酸吗啡等,为激素的研究和临床上内分泌紊乱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灵敏的工具。 纽约斯隆一凯特琳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一种已知能引起老鼠恶性肿瘤的病毒中分离出了脱氧核糖核酸。这种单个DNA本身就能像病毒体那样引起恶性肿瘤。 英国威廉·邓恩病理学院分离出新型抗生素——头孢菌素C,它能有效地杀死对青霉素有耐药性的病菌。 维也纳肿瘤研究所采用骨髓细胞疗法,治愈在一次核反应堆事故中遭受致命核辐射的几名南斯拉夫科学家。该研究所创建了第一个骨髓贮存库。
工程技术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基尔比在固态半导体材料上制作出整个电路。他制作一个触发器,其电阻、电容和晶体管全都由单块的锗制成。同时,美国仙童公司的诺依斯也设想用扩散或淀积的电阻器,用反偏PN结隔离芯片上的器件,在晶体表面蒸发上金属,通过二氧化硅层的窗口互连电路元件。这种平面工艺于1960年获得成功。基尔比与诺依斯成为公认的集成电路发明者。 美国菲尔克公司研制成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从此,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由于使用晶体管逻辑元件和快速磁芯存储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了几十万次,主存储器容量从几千字提高到十万字,体积、功耗和售价也成倍减少。 美国原子能商船“萨凡纳”号下水。 美国在新墨西哥的白沙试验场试验了一枚名叫“奈克·宙斯”的反弹道导弹。美国将花费数十亿美元研制以“奈克·宙斯”及其下一代“奈克-X”导弹为主的反弹道导弹系统(ABM),作为其国家安全防御系统。 美国由火箭驱动的“X-15”号研究用飞机开始试飞,在160千米的高空,其飞行速度可达音速的7倍,研究用飞机所用合金可承受航速为7 295千米/小时所产生的649℃的高温。 G.M.霍伯[美]发明COBOL计算机语言。 新西兰电力部在怀拉基制成由热岩石产生的蒸汽作动力的大型地热电站。由于提供热量的岩石不是火山岩,所以它不同于意大利接尔达瑞罗的地热电站。 英国皮尔金顿兄弟公司,研究出有机玻璃制造术。因有机玻璃平直度好、畸形小、光洁度高且造价低廉,为有机玻璃的工业与民用开通了道路。 1月2日,苏联发射了第1号宇宙火箭,在距月球5 000~6 000千米的地方通过,并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9月12日,发射了第2号宇宙火箭,9月14日到达月球表面,这是人类飞向其他天体的初次飞行。10月23日,苏联向全世界播发了第3号宇宙火箭拍摄的月球背面的照片。 2月17日,美国发射“先锋2号”卫星,它与“先锋1号”卫星一起,为人类认识与了解地球的各种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克科雷尔[英]制成气垫船。 1959年 1959年4月7日—14日 各国驻华大使、代办及他们的夫人一行54人由外交部部长助理韩念龙陪同来合肥、淮南等地参观旅行。 5月9日—15日 以越南劳动党中央宣训委员会报纸和出版局局长刘其贵为团长的越南新闻工作者代表团一行12人来合肥、六安、梅山等地参观访问。 10月10日—16日 柬埔寨农业代表团一行3人来合肥、梅山水库参观访问。 10月13日—18日 印度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帕拉萨达·拉奥和斯·符·帕鲁勒卡来合肥、巢县、梅山水库、六安等地参观访问。 10月17日—19日 来华参加国庆观礼的秘鲁文化代表团阿顺松等3人、玻利维亚文化界人士1人、尼加拉瓜文化代表利卡尔多·博纳亚博士来合肥访问。 10月18日—20日 参加国庆观礼的缅甸文化友好代表团一行5人来合肥访问。 11月25日—27日 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穆尔塔扎也夫率苏联共青团代表团一行10人来皖参观访问。 12月7日—11日 保加利亚歌唱家小组一行7人来合肥演出。 12月22日—25日 罗马尼亚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米哈伊·加菲查来合肥参观访问。 ☚ 1958年 1960年 ☛
1959年 1959年6月 安徽省中苏友好协会秘书长王晓云参加中苏友好协会访苏代表团赴苏联访问。 ☚ 1953年 1960年 ☛ ☚ 11月3日 2月6日 ☛ 1959年 1959年
1月
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重弹所谓“以主义为先锋,武力为后盾,作为全国共同奋斗目标”。
12日国民党当局与日本亲国民党组织在台北举行 “合作策进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15日结束。
29日蒋介石任命梁序昭为台“国防部”副部长,马纪壮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总司令,黎玉玺为海军总司令。
2月
1日台湾“行政院”公布“长期发展科学计划纲要”,并正式成立“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胡适、梅贻琦任正副主任委员。
5日台湾“行政院”会议通过开放花莲港为国际港。
26日台 “外交部”就南越当局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劫走中国渔民和渔船发表声明,重申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
3月
6日台湾当局与美国合作建造巨型油轮“信仰”号在基隆下水。
18日台湾当局与南越在台北签订《技术服务合约》。
19日蒋介石任命张砺生为驻日“大使”,沈昌焕为驻西班牙 “大使”。
26日蒋介石发表《告西藏同胞书》,声称台湾当局支持西藏的叛乱活动。
5月
1日蒋介石公布 “男女劳工同工同酬公约”。
9日台 “国代联谊会” 发表声明称: 望蒋介石“连选连任”。
13日台湾当局为保持“三军”战力,决定提早役龄一年,满19岁即服常备兵补充兵兵役。
15日国民党八届二中全会在台北召开,19日结束。
25日唐纵兼代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一职。
6月
2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冤狱赔偿法》。
24日“台湾省临时省议会”正式改称“台湾省议会”。
29日上官业佑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
同日蒋介石任命顾祝同为台 “国防会议” 秘书长,王叔铭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孟缉为参谋总长,罗列为陆军总司令。
7月
1日台湾 “中央研究院”举行第四次院士会议,选出九位新院士。
7日蒋介石任命石觉为台“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总司令,马纪壮、赖名汤为副参谋总长。
21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 《兵役法》 与 《兵役法施行法》 修正条文。
30日台湾当局与日本贸易计划在东京签字换文。
8月
7日台湾中南部发生空前大水灾。
9日台湾当局令 “三军”尽力协助,抢救灾民,恢复交通。
11日台湾当局为救灾拨款6000多万元。
12日国民党动员全体党员参加救灾工作。
13日陈诚指令灾区 “救灾为主”,“重建第一”。
26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台湾当局 “行政院”所送 《应付八七水灾重建工作措施方案》。
30日台湾省政当局拟定灾区重建计划,预定一年完成重建计划。
31日蒋介石颁布紧急处分令,应付灾后财政变故等。
9月
17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 通过 《八七水灾重建工作施政纲要》。
29日蒋介石接见西藏叛乱代表,声称要尽力恢复藏胞 “自由”。
10月
10日蒋介石主持纪念“国庆典礼”,并发表《告军民书》,称中共 “正趋全面崩溃边缘”。
15日台湾当局与日本亲国民党组织在东京举行 “合作策进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
29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决议成立 “原子能委员会”。
11月
24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唐纵在庆祝国民党建立65周年集会上宣称国民党取得了五项成就:推翻封建王朝;打倒北洋军阀;领导八年抗战;完成建国程序,实施民主宪政; 建设台湾 “反共” 基地。
30日美国新增拨七艘登陆艇正式移交台湾当局。
12月
7日国民党中央常会决议,重申不赞成 “修宪”主张。
10日蒋介石特派谷正纲代理“国民大会”秘书长。
11日台“国家安全局”局长郑介民在台北病逝。
16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员、中央纪律委员会主任吴忠信病逝台北。
23日蒋介石在“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致词,重申 “不赞同修宪主张”。 ☚ 1958年 1960年 ☛ 00002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