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句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
大學序曰,‘一有聰明睿知能盡其性者’,‘則天必命之’,‘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正合此章之意。
溥博淵泉,(以)〔而〕時出之。
蒙之象曰:‘山下出泉。’師之象曰:‘地中有水。’涓涓始達者,非山下之泉乎?混混不舍者,非地中之水乎?‘水哉,水哉!’源源不竭矣。
溥博如天,淵泉如淵。
天形圓,不識天者以為如方筥;泉性流,不識泉者以為如膠漆。是豈識天與泉之理哉?物之‘溥博’者,天也;‘淵泉’者,淵也。極其感而發見,各當乎其可也而已。
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
蘇中郎之繪像麟閣,而匈奴莫不讋慴;裴丞相之策名鰲扉,而突厥每問安否。聲名之所及,雖蠻貊之邦,可以行矣。
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尊莫尊於尊尊,親莫親於親親。尊其所當尊者,豈非‘尊尊’之謂;親其所當親者,豈非‘親親’之謂乎?若然,則覆載之間,含生之倫,圓顱而方趾,横目而生齒者,孰不尊親乎?詩云:‘克配彼天。’聖德之全體大用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