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一段章句:但因見在所居之位而為其所當為。
‘見在所居’,君子之身也;‘為其所當為’,君子之道也。君子所能者,惟道而已。至於吾身之寵辱升沈,非所可必也,故所居之位不一,而所以行之者一也。章句‘為其所當為’,正解‘行乎’。下文四‘行’字皆如此。
第二段順境少,逆境多。
‘素富貴,行乎富貴’,自文武以下無有。雖周公尚不免乎患難,況其下乎?故中庸本意重在逆境。下文‘上位、下位’,亦重在‘下位’。
第四段章句:居易,素位而行也。
以‘行’釋‘居’,身居而道行也。居之義大矣哉!易之頣,下體動,上體静,有口齒之象焉。蓋人之下齒常動以嚼,上齒常静。動者,求食者也;静者,待他自到而受之而已。動則易入於惡,静則正矣。故頣之貞卦皆(匈)〔凶〕,悔卦皆吉,聖人之意可見也。‘居易’者,其頣之悔乎?道之不行,由人欲牽之,而欲莫大於飲食。吁,可懼也已!
十四章三段:在下位不援上。
或曰:‘援,引也,引在彼之事欲為己例也。“在上位不凌下”,即二十七章“居上不驕”也;“在下位不援上”,即二十七章“為下不倍”也,如不敢議禮、制度、考文之類也。’如此説得亦通,但此文之義則援是求助之意,故下文承之曰‘正己而不求於人〔则〕無怨’。夫怨生於外求,求而不獲必怨。易曰‘困以寡怨’,困而無求者,其惟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