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6_014第九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6_014第九章

【第九章】

御製條問曰:國家之可均,爵禄之可辭,白刃之可蹈,章句以為知、仁、勇之事,其分貼之義可得聞歟?‘一匡天下’,再許其仁,則均天下者獨不可為仁;不俟終日,知幾如神,則辭爵禄者獨不可為知耶?大抵此三者,祇是就天下之事舉其至難者,以明中庸之為尤難而已,不必泥貼於知、仁、勇,然後始於經旨為妥。章句此釋終不無憤悱者,何以看則為得耶?
臣對曰:中庸所論,無非知、仁、勇之義,而所謂可均、可辭、可蹈,蓋亦近乎此三者,故乃謂之知、仁、勇之事耳,亦未嘗泥貼於此三者也。是以章句必曰‘亦知、仁、勇之事’,陳氏則曰‘可均似知,可辭似仁,可蹈似勇’,未嘗直以此三者指以為三德。而如大舜之知,猶以為行意多;顔子之仁,猶以為知意多,則此所謂均天下、辭爵禄,亦豈互换説不得耶?
御製條問曰:章句‘皆倚於一偏’之皆字可疑。蓋古之聖賢,有均天下而合於中庸者,是也;有辭爵禄而合於中庸者,孟子是也;有蹈白刃而合於中庸者,比干是也。苟不論其中與不中,而一涉於三者皆歸之一偏,則是將捨是三者而别求所謂中庸於空空怳惚之地耶?章句舊本云:‘三者亦知、仁、勇之事,(而)天下之至難也。然不必其合於中庸,則質之近似者皆能以力為之。’此其語意之圓活周備,比今本豈不懸勝?而朱子之卒用今本者,其意果安在也?
臣對曰:此章章句,論者亦甚紛然。蓋三者之得其當,即所以為中庸之道,則其不可謂皆倚一偏也明矣。章句之云爾,何也?後來吴程毅齋之言曰:‘章句初本如此,朱子以“倚於一偏”等語為有病,遂改之,而下兩“不必”字,精矣。今本乃是未定之本,而或者錯認而謬改之。’今考語類,初無一偏字,而只曰‘資質之近於知而力能勉者,皆足以能之’。或問有曰,三者‘亦知、仁、勇之屬,而人之所難,然或出於氣質之偏,事勢之迫,未必從容而中節’。其語意與舊本合,則毅齋所云舊本為定本者,無或然矣。而此但為傳疑之説耳,焉敢曰信然耶?
御製條問曰:‘可均’之均,章句以‘平治’釋之。然則此章之均天下國家,即大學之治國平天下也。大學之治平,則為明新之止至善;此章之均天下,則不得為中庸之道者,何也?豈至善與中庸果有所不同者耶?
臣對曰:平天下與均天下,自是一個道;至善與中庸,自是一個義。則平天下之為至善,而均天下之不得為中庸,天下無是理也。但平天下而未有不為至善者,是也;均天下而亦有不能中庸者,管仲是也。則此章所言特舉其能均天下而不能於中庸者云爾,豈可曰至善與中庸之有所不同也?

☚ 16_013第八章   16_015第十章 ☛
000042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