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什么是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
15. 什么是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
一种观点认为,绝对贫困化是指工人失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成为自由得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马克思说过:“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
另一种观点认为,绝对贫困化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必然造成一部分工人成为过剩人口,陷入半失业、失业和赤贫的状况。理由是: 一无所有的自由工人的存在本身,还只是可能性的赤贫,他还可能被资本家雇佣,以出卖劳动力来获得生活资料。只有当工人成为过剩人口被排斥在再生产条件之外时,他们才陷入绝对贫穷困苦状况。
第三种观点认为,绝对贫困化是指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劳动力价值。理由是: (1)任何时候,总有一个既定的劳动力价值标准,应当以此来衡量贫困化状况。如果某个时候,工人工资处在这个标准之下,那就反映无产阶级生活的绝对贫困化。(2)绝对贫困化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实际工资比过去更降低了,生活状况绝对下降了; 一是工人的实际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3)衡量无产阶级是否绝对贫困化,主要不在于无产阶级获得的生活资料的绝对量增减,绝对减少是绝对贫困化的一种表现,不增不减或略有增如未必不是绝对贫困化的表现,只要工人工资仍在劳动力价值以下,就属于绝对贫困化。
第四种观点认为,绝对贫困化是指工人物质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即工人物质生活水平绝对地下降。列宁说: “工人的贫困化是绝对的,就是说,他们简直越来越穷,生活得更坏,吃得更差,更吃不饱,更要挤在地窖和阁楼里。”这里列宁并没有提到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精神生活问题。
第五种观点认为,绝对贫困化既包括物质上的贫困,也包括精神上的贫困。绝对贫困化的标志应是: (1) 实际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2)物质生活状况、精神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恶化。(3)失业常备军扩大。
☚ 14. 什么是无产阶级贫困化 16.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否存在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