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5_356第三十三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5_356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曰‘衣錦尚褧’止可與入德矣。
按:此章與首章實相表裏。然首章以君子成德者言,以示傳道之標的,故自裏面工夫説向外面,以極於‘聖神功化之極’。此章以初學入德者言,以為修德之切要,故自外面收斂説入裏面,馴致‘篤恭、至德’之域。此其小異。而至於為己務實之立心,則又首章之所不言也;戒懼慎獨之功,實自為己立心而做來者也。故在初學工夫,則此章為尤切矣。蓋中庸工夫在事物上,則學問思辨行為要;在心上,則‘為己謹獨’為切。擇善固執,非‘為己謹獨’而能之乎?故卒章又以‘為己謹獨’特言之,以應首章之旨而結之,所以為一篇之要也。○為己謹獨,是誠也。此乃‘誠之者’人道之事也。
為己之功,益加密矣。注。
按:‘衣錦’詩是言為己之心也,‘内省不疚’是己所獨知處十分戒慎,始言為己之功也。至屋漏無愧,則是己所不睹不聞處益加敬謹,其工夫愈益縝密,無少間斷。此所謂‘為己之功益加密’者。為己之功愈密,則此所謂篤恭,而‘不顯(其)〔惟〕德’者也。
以其自修有謹獨戒懼之本也。注。
按:或有以‘奏假無言,時靡有争’為謹獨之效,‘不顯(其)〔惟〕德,百辟其刑’為戒懼之效,各自分屬,若首章位育之例。然此不必然也。君子為己,而功益加密,則其效有兩節之應。蓋其工夫自‘謹獨’而漸至於屋漏無媿,故其效驗亦自‘不賞而勸’、‘不怒而威’,而漸至於‘天下平’云爾。
云:予懷明德止無聲無臭。
按:自‘明德’至‘上天之載’,即贊‘不顯之德’,而非有二德也。此皆未發性本然之德而光明純一者也。首章‘天命’之天字,即此章‘上天’之天字,彼以道之本原言,此以德之‘其天、其淵’者言也,此所謂天德也,此乃誠者天道之事也。○又按:上所言‘可與入德’、‘不顯(維)〔惟〕德’、‘予懷明德’、‘德輶如毛’等德字,即三達德之極功,而未發性之德也。為己務實、戒懼慎獨而造乎‘至德淵微’之域,則是乃‘致中和’之極,而為‘至誠無息’之聖人矣。
子思因前章極致之言止無聲無臭而後已焉。注。
按:學者每觀中庸一部中極致之言,諉之於不可測,而實不知勤苦於馴致之工,則無以造極致之域,而至於無聲無臭之妙矣。中庸工夫,只‘下學上達’而一‘誠’字而已。苟能篤實於‘擇善固執、謹獨戒懼’等工夫,則何患乎不能漸進於誠明之域哉?
插入於費之小大之間,文理似不連續,子知之乎?余曰:尋常疑之而未及透悟矣。又問:‘誠明’章以下散亂無統,莫測其頭緒,子知之乎?余曰:讀到‘誠明’章以後,尤不能領略,願吾子之教之也。聖膺責之曰:如是而可謂讀中庸乎?須多讀精究以待理會,然後更論可也。余曰:地遠,相逢未易。書論又不及面授。子似先覺,何其靳誨如此?聖膺笑曰:我則果有所自得者,豈敢秘諱於子?而義理須自窮究,然後方為實見得,先賢所以引而不發者,此也。以子窮格之工,若少加功,豈有不透之理?余遂慚而止。自後五六年間,頗用力於此書,沈潛反覆,恍然似有得其要領者。然後乃敢劄録如是。而聖膺已奄忽於己酉歲,雖欲更叩,而九原難作。聞其所著有庸學通下[1]云,庶可考平日之見識。而自惟年迫遠,莫得見,追念悼傷之懷如何哉?噫!聖膺以南服豪傑之才,有精詣獨得之見,其直窮透理之工,非唯中庸一書而已。又能推己自得,欲人透悟,警飭策勵,勉其自透,至使愚魯亦有所奮發而覺悟焉。今世此人何處得來哉?此段第一行起頭,當有缺字。

☚ 15_355第三十二章   15_357中庸劄録 ☛
000040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