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5_314庸學相為表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5_314庸學相為表裏

【庸學相為表裏】

蒙引曰:大學之明德,即中庸天命之性也。但中庸‘性’字兼人物,而明德則專指人,非物所得而同矣。
附纂黄氏洵饒曰:‘明德’即‘天命之性’,‘明明德’即‘率性之道’,‘新民’即‘修道之教’,‘至善’即‘性道教’之理。
‘天命之謂性’,即體,即中,即仁,即隱,即天道,即大學‘明德’。‘率性之謂道’,即用,即和,即智,即費,即大學‘明明德’。‘修道之謂教’,亦用,亦和,亦智,亦費,即大學‘新民’。又云:自强於三者即勇。又云:‘性道教’之理即‘止至善’。
李宏仲問:近世以中庸首三句分體用、中和、費隱及仁智勇,又以首三句分配大學三綱領,如何?退溪李先生曰:此數説今人皆謹守之無異辭,然謂性為體、為中、為隱,謂道為用、為和、為費,謂教亦為用、為費,則然矣。若知仁勇乃德行之名,安可强牽而傅會於此乎?性不知檢其心而仁則屬乎修行,然則配仁於性,非也。朱子曰‘率非人率之也’,是乃人物各隨自然之性之謂也。而智則屬乎知,乃‘擇乎中庸’之事,然則配智於道,亦非也。至於以教為智,雖與‘成物’之智相近,然彼對‘成己’之仁而言,與此意不同,而三者皆非人修德行道之義,又安有不息為勇之意乎?且以此三者分配三綱領,尤無理。其謂性為明德雖近,然性者,人物所稟公共淵微之理,明德乃指人之所得靈昭該括之名,則理雖本同,而所以得名者不無少異。若率性則非有明之之功,修道教又非有新之之意,‘性道教’之所以得名,皆平鋪地義理之名,則與‘止至善’、‘無所不用其極’者義亦有不同焉。又以‘存養’為仁、‘省察’為智、自强於三者為勇,此則然矣。但子思本意於此未有三達德意思耳。大抵義理本同一原,若取其依稀相近者而説合之,則何所不合?第其所以立言本意,文義旨趣各有所當,毫釐之微有同有異。今人必欲强其異者合而同之,是以愈鑿愈乖,紛挐晦蝕,而反失大義也。又以首三句為天道,‘戒懼、謹獨’為人道,於此不當分天道人道也。
金仙源記夢説曰:‘天命之謂性’,即大學所謂明德也。‘修道之謂教’,即大學所謂新民也。‘道不可須臾離’者,即大學所謂至善也;蓋道者,至善之所在,‘不可須臾離’者,謂必至於是而不去之意也。‘戒慎不睹,恐懼不聞’,即大學居敬工夫也。‘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即大學‘誠意’章‘十目、十手’,‘毋自欺’之功也。‘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即心正、身修而國治、天下平之效也。

☚ 15_313中庸分節辨議   15_315中庸總論 ☛
000040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