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
上五章説三達德,此章極贊聖人之道大,而遂及下五章申言費隱。以天道、人道之義因費隱大小而分,故天道、人道間三章為序。所以先天道者,欲學者先得人道以為進德之階梯,然後可以進乎天道之至極。○一節,論道之至大而無外也。○二節,論道之至小而無内也。○此章論道之大,而‘三千、三百’言者,發明道中包含許多道理,苟能有一理不備,何以見其為大之實?故首以‘優優’發之。○‘不凝’一節,論至道有至德之人則張成,而起下‘存心致知’之意。○‘尊德性’一節,承上文論修德凝道之大端。尊德性,涵養其中之體;道問學,省察其中之用。道體之大而無外,非淺陋之胸襟所能窮,所以不可不存夫心體之本然;道體至備而無間,非粗疏之學所能悉,所以不可極夫事理之當然。○末節,承論小大精粗一齊思念貫徹後盛德之效。此又引詩以證‘默容’一意。子思其亦感所逢之時而後然歟?○此章道字首二字同,但彼兼人物,故推原其本;此就聖人言,故贊美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