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413萬章 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413萬章 下

【萬章

孟子伯夷’小注朱子曰:高似伊尹
按:伯夷之高於伊尹易見,而至柳下惠,則其‘遺不怨、窮不憫’,是伊尹之‘樂畎畝’;其‘不羞汙,不卑小’,是伊尹之‘亂亦進’。而其志不如伊尹之大,則謂之‘高似伊尹’者,恐似未然。無乃朱子此訓因或人之問,而並言耶?
可以速而速。
按:第二篇因仕止而言,故先言仕止;此因去速遲而言,故先言速久。
‘金聲而玉振’止注:玉,磬也。
按:磬,石也。玉石判異,而謂石為玉,取其美似玉耶?聲似玉耶?恐只取此二義。而小注以比德之玉釋之,是未可曉。
小注龜山楊氏曰:力既不及於巧,則是聖必由於智。尹和靖曰:始條理猶可以用智,終條理則智不容於其間。
按:孟子所論上下智聖,其意有别。兩説,分屬則皆得,而楊氏之非説可疑。蓋始終條理之聖智,是指全而不偏,而工夫造極於聖,則是和靖之説,而聖深於智也;智巧聖力之聖智,是兼言偏全,而將明聖之偏由於智不全,則是楊氏之説,而智妙於聖也。孟子前説是論知行而行為重之義也,孟子後説是語工夫而知為先之義也。此二説各得孟子本意,而之攻,無乃以無别於上下聖智耶?朱子所謂‘有先後、無淺深’,合於孟子下節之義;所謂‘若把輕重論,則聖為重’者,合於孟子上節之意。若言偏底聖智,則豈曰聖為重乎?恐朱子之言亦各有分釋。
朱子曰:‘清是聖之清,和是聖之和,雖使聖人清和亦不過如此。’又曰:‘清處、和處亦皆過。’
兩説似徑庭然。譬之射者力至一邊,所謂‘清處、和處亦皆過’,而言其所至之同是侯,則所謂‘聖亦不過此’也。譬之四時,春之過温,秋之過涼,所謂‘清處、和處皆過’,而言温涼之極功,則所謂‘聖亦不過此’也。要之,兩説皆通,然‘聖不過此’之説,恐不如‘清處、和處皆過’之尤為精密。
北宫錡問止其禄以是為差。
按:‘以是為差’者,蓋言在官者考其職事之勤慢而等其禄,如農夫之有九人、八人、七人、六人之差也,是以上節言‘同禄’,則兼下士言之,而此只言庶人在官者。蓋下士既是仕者,則是食其功也,但當食耕者百畝之八而已,不可有九人、八人之差也。
萬章問曰:‘敢問友。’獻子止友也。
按:友也,吐當曰:那隱。蓋言獻子之友此五人者,以其人心無獻子之家故也。如此則此二句為獻子之忘其勢矣,下二句為五人之忘人勢矣,是以‘亦有’之亦字,言五人亦如此矣。諺釋曰‘友也’,厓是。恐未然。
萬章問曰止為其多聞也,為其賢也。
按:多聞以知言,故以師言;賢兼德行言,故下文只言賢。
孟子萬章止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
按:上云‘一鄉之善士’,言其善未大,只蓋一鄉之善也。下云‘一鄉之善士’,非謂其善之只蓋一鄉也。無論善之大小,盡友一鄉也。一國、天下,皆放此。若曰‘善蓋一鄉者,斯友善蓋一鄉者’云爾,則是中善。友中善不敢友上善矣,其可乎?集注‘盡友’之盡字,恐是此意。
是以論其世。
按:既以其詩書而知其人,而又論其世者,欲考其行之合其詩書也。
齊宣王問卿’注:霍光異姓。
按:不言伊尹而言霍光,蓋將言委任權力,而言霍光伊尹尤可見矣。霍光未聞聖人之道,未到行權之域,而特其一事合於行權。且因太后詔而易其位,則不近於篡。故朱子既稱於此,而小學中亦取其行。後世以霍光此事掠下一步者,恐未然。

☚ 12_412萬章 上   12_414告子 上 ☛
000031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