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章 下】
首 章
清、和、任、時
東巖曰:孔子之聖,不可以一德名,故曰時。伊尹則幾乎時而過於自任,夷惠清、和雖已到至處,然既謂之清、謂之和,則便可見過於清、和,而未極乎清、和之中。口授。
‘不見諸侯何義’章
在國曰市井止庶人。
静觀齋曰:周禮五十里為近郊,百里為遠郊;百里内為六鄉,百里外為六遂,而郊外都鄙之地始乃為野。司馬法亦以王國三百里為野。士相見禮曰:‘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在野,則曰草(莽)〔茅〕[25]之臣。’孟子云云,蓋出於此,而其所謂‘皆謂庶人’者,乃是國中之庶人則謂之市井之臣,在野之庶人則謂之草(莽)〔茅〕之臣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