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232第二十七 下七 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232第二十七 下七 章

【第二十七 下七 章】

退録曰:‘立之君牧,所以為民。其曰“巡狩”,則有所守矣;其曰“述職”,則有所職矣。省耕、省斂,此其大者,而所以慶讓者,無非視民之安不安而為之勸懲也。直至征討,亦視此為勤怠從違之案,而檢戢之而已。則三王之道,何者非安民之心乎?自五伯摟諸侯以伐諸侯,而天下始無統矣。斯民之生,誰其遂之?然而之徒,寧我摟之,無令諸侯自相侵伐。苟如其命,則有可使無争奪之患者,有可使無掊克之弊者,有可使無失所之民者,有可使民事不廢而仕者安業者,有可使居無眚災而食有相資者。尚有以安天下於末流,遂民生於一時,則雖曰無王擅命,而猶不失牧民之遺意也。至於今之諸侯,則犯此五禁,而倫紀不明:嫡庶無統,故民罹争奪之亂;賢才不顯,故民罹掊克之害;虐無告,簡迎逆,而民有失所之憂;曠官專殺,而民有側足之慮;曲防遏糴,而民之弊瘼有不可勝言者矣。故又罪之罪,而罪已甚矣。況所謂大夫者,固寵為心,納媚作業,君有所欲為,不但從而贊成之,必又為揣摩而中其機,鼓動而發其意,凡所以損下益上、害人利己者,靡所不至。而君始肆然於上,晏然於心,遂成道理,不自為非,皆此輩有以致之也。於是使天下人辟之志無以扞□,下民之瘼無以振甦,而今之大夫之罪不容於誅矣。蓋五伯之罪,惟王者可罪也;諸侯之罪,有罪之五伯猶可罪也。至於今之大夫,則下之己罪之不足,上以增君之惡,至使得罪於有罪之五伯而無辭,其罪如何哉?然而其君方且以為愛己而悦之,哀哉!’
李都梁曰:‘人看此章,謂孟子罪五伯之意輕,罪今之諸侯、大夫之意重,而二者之中,尤重罪今之大夫。此雖本林氏總注,然愚謂孟子之意則嘆三王之益遠,而王道之終不得行也。今之大夫既逢長其君之惡,而不引之以當道志仁;諸侯並不能行五伯之事,而得罪於五伯;然其端則原自五伯壞三王之法,而得罪於三王也。王道之不行,豈一日哉?世數流極,至於如此,此孟子所以痛恨於富强功利之習,而必以仁義挽回之與。’竊意:所謂三王之法者,不過曰仁民之心耳。此心之倒喪,至於今之諸侯之所為者,實自大夫之有以逢迎作成之而已;其源則起於五伯之摟伐,有以倡導而成俗矣。故孟子必自五伯而説下,直到逢君甚態而極矣。若其所逢以成君惡之實,下二章論之,即其大端所在也。

☚ 12_231第二十六 下六 章   12_233第二十八 下八 章 ☛
000029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