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章】
‘象憂亦憂’條南軒説。
按:南軒説竊有疑焉,更當詢考。
‘人有言’章‘周公之不有天下’節朱子小注第二説。
增訂 按:奈何下有‘曰’字。又按:或問原文云:舜禹益於其君之老也,奉命以行其事而已,未嘗攝其位也。於其君之終也,位冢宰、總百官以行方喪之禮而已,未嘗繼其統也。及夫三年之喪畢,則當還政嗣君,而告歸之時也。於是去而避之,亦禮之常而事之宜耳。此段須全載方明白。
‘主司城貞子’節饒氏注。
曹氏端曰:‘小注謂“宋,王者後,官制倣於天子,故有司馬、司城”,竊恐未然。孔子為魯司寇、司空,然則魯之官制亦倣天子耶?’○司城貞子,注既云宋大夫,下卻云‘至陳,主於司城貞子’,似又以貞子為陳人,何也?邵二泉、簡端録云:‘貞子時為陳侯周臣也。臣云者,明其非癰疽侍人之倫也;或謂臣,孔子為之。考之論語孔子無與陳侯語者,他國未嘗臣,而獨臣陳也哉?’愚按:二泉此説有理。新安陳氏謂:‘以文勢觀,似是臨去宋時,主於司城。貞子適陳為陳侯臣,則與史記不合。’蒙引謂:‘一説史記以司城貞子為陳人,正為集注不可通而為此説耳。’今當斷從二泉之説,則自不待致疑於史記,而集注之説可通矣。
‘集大成’節朱子第三説。
增訂 按:此條所謂‘不能備乎金聲而遽以玉振之’云云,似謂三子亦有金聲玉振,但其音未能完備。語類中亦有如此説者,皆與本注不同。本注‘明言獨奏一音,則其一音獨為始終,而為一小成。猶三子所知偏于一,而其所就亦偏于一’,安得謂三子亦有金聲玉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