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384孔子登東山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384孔子登東山章

【孔子登東山章】

東山止難為言。
精義 伊川曰:‘登山難為言,以言聖人之道大。觀瀾必照,因又言其道之無窮。瀾,水之動處。苟非原之無窮,則無以為瀾;非日月之明無窮,則無以容光必照。成章者,篤實而有光輝也。今以瓦礫積之,雖如山嶽,亦無由有光輝;若使積珠玉,小積則有小光輝,大積則有大光輝。’又曰:‘日月之明有本,故凡容光必照;君子之道有本,故無不及也。’又曰:‘瀾湍急處,於此便見源之無窮,今人以波對瀾,非也。’又曰:‘曰“美在其中,暢於四肢”,成章之謂也。’○吕侍講曰:‘孔子東山,下觀魯國,乃知其小。太山之高又非東山之比,故孔子太山而小天下。所見者高,則所取者遠;所覽者大,則所志者廣。君子學聖人之道,亦如此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觀於海,則百川皆為細流,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聞之道,則知諸子百家皆不足學,故難為言。’云云。○楊氏曰:‘或謂孔子東山而小,登太山而小天下,此言勝物而小之。使聖人以勝物為心,是將自小,安能小物?聖人本無勝物之心,身之所處者高,則物自不得不下也。’○或問 程子至矣,其曰‘無窮’,又曰‘有本’,當合之曰‘道之有本而無窮’則善,其論‘成章’亦然。吕氏‘難為言’以上得之。楊氏所論‘勝物而小之’者,王雱之説也,其斥之當矣。然此章雜取衆理,錯比成文,以明難明之理,猶之有比興也。登山觀海,流水盈科,興也;觀瀾容光,比也。學者反復而詳玩之,則可以默識於言意之表矣。○語類 ‘“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學而不從這裏,則所為雖善,要為好事,終是有不是處。’因言:‘舊見劉子澄作某處學記,其中有雖不能為向上事,亦可以做向下一等之意。大概是要退,如此便不得。’人傑。○存疑 登東山,登泰山小天下,就聖道上看,便是處賢人之地,下視一才一德之士小;處聖人之地,下視賢人君子小。○‘登東山而小’二句,就本身所處上言其大;‘觀於海者難為水’二句,就他人所見上言其大。‘觀於海者難為水’,是起下‘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句。
必觀其瀾,容光必照。
精義 伊川説見上條。○語類 問:‘“必觀其瀾”,是因其瀾處便見其本耶?抑觀其瀾,知其有本了,又須窮其本之所自來?’曰:‘若論水之有原本,則觀其流,必知其有源。然流處便是那原本,更去那裏别討本?只那瀾便是那本了。若非本,何處有那流?若説觀其瀾,又須觀其本,則孟子何不曰“必觀其本”?他説“觀其瀾”,便是就瀾處見其本。’。○蒙引 瀾處正是大其源,即是本;容光必照,必照處正是大其明,即是本。○聖人之心至虚至明,渾然之中,萬理畢具,千變萬化,其出無窮,故人但見其道之大,而不知其大之有本也。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嗚呼!盡矣。○聖道之大者,如中庸所謂‘能盡其性,而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而與天地參’者也。其所謂本者何也?即至誠無妄是也。但看其言曰‘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云云,則以有本而大可知矣。
水之為物止不成章不達。
存疑 流水之為物也,盈科而後進,是起下‘君子之志於道’句。盈科後進,是滿一坎而後進一坎,其坎亦不一。以前章放乎四海參看,可見成章後達,亦當依此例看。○成章,注雖解‘所積者厚,而文章外見’,要亦隨地位而言耳,與論語‘斐然成章’一般,如由善信而至美大聖神,節節都有個成章。如善便成個善,信便成個信,美便成個美,大便成個大,這便是成章。如此説方與‘盈科後進’相似,道理亦是如此。
【通 論】
通考 東陽許氏曰:‘第一節兩言登山,謂所處地位高則視下愈小。觀海難為水,謂所見大,則小者不足觀。聖门難為言,謂既聽聖人之言,則餘人之言皆不足聽。第二節言聖人之道有本,故用不窮。第三節學者當學聖人,以漸而進,不可躐等也。’○朱氏公遷曰:‘此章“不成章不達”,是進道必以其序。中庸“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及孟子“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皆是行道必以其序。進道不以序則必躐等而陵節,行道不以序或至倒行而逆施,斯所以貴乎有序也。此舉其本體而以用功之道言之。’

☚ 11_383易其田疇章   11_385雞鳴而起章 ☛
000026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