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381廣土衆民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381廣土衆民章

【廣土衆民章】

君子所性。
精義 明道曰:‘不為存,不為亡,人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焉,窮居不損焉,是他元無少欠,百理具備。’○語類 這‘所性’字説得虚,如‘性之’之性字。。○蒙引 孟子曰:‘廣土衆民’,澤可遠施,‘君子欲之’,然所及猶有限,所樂不存焉。若夫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無一夫不被其澤,君子樂之矣,然所性亦不存焉。夫君子所性,雖大行,而得所欲所樂也,而不為之加;雖窮居,而不得所欲所樂也,而不為之損。何則其所得於天者,其分已定故也。以君子之所性言之,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晬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不言而喻。君子所性者如此,大行何加?窮居何損?以此見孟子當時雖曰不得以遂其行道濟時,汲汲之本心。然所性自存,亦何為不豫哉?○聖賢説話各有主。伊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之道,豈若使是君為之君哉?是民為之民哉?而孟子則曰‘所性不存焉,意各有主,自不相背也’。孟子若無伊尹一段意思,當時亦不歷聘列國,且三宿而後出矣。伊尹若無孟子一段意思,則亦不能囂囂於畎畝之中。○存疑 所性與所欲、所樂虚實不同,則兩個不存,亦當異看。所樂不存,言未足為樂也;所性不存,言性分不因是而有加也,故下曰‘雖大行不加’,‘窮居不損’。○‘大行不加,窮居不損’,此所以有天下,而不與孔子‘飲水,曲肱,樂在其中也’。
中天下而立。
蒙引 ‘中天下而立’,猶云宅中圖治,猶云中天地為民物之主,不必謂天下四方而我卻居其中央也。平陽,在天下之北;,在天下之西,然皆為四方之極,便見中天下而立也。
仁義禮智根於性止四體不言而喻。
精義 伊川曰:‘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言四者本於心而生色也。晬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孟子非自及此,焉能道得到此?’又曰云云。見集注。又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充此便晬面盎背,有諸中必形於外,觀其氣象便見得。’○或問:‘根於心,説本來如此,為復充養之功。’楊氏曰:‘只是説本來如此,若晬面盎背,則充養之功。’○或問 程子至矣。楊氏以仁義禮智根於心,為本來如此〔者〕,亦曰其所稟者然爾。蓋孟子所謂‘所性’,猶‘性之’之云也。○語類 ‘君子氣宇清明’云云。見小注。只要四者之根着土而已。如‘性之’,便是根已着土了。‘反之’,便是元來未曾着土,而今方移得來着土了。。○問‘仁義禮智根於心’。曰:‘雖是自家合下都有這個物,若有些子私欲夾雜在其中,便把好底和根都剗去了。’賀孫。○安卿問:‘“仁義禮智根於心”,何謂根?’曰:‘養得到,見得明,便自然生根,此是人功夫做來。’義剛。○看文字當看大意,又看句語中何字是切要。孟子謂‘仁義禮智根於心’,只‘根’字甚有意。如此用心,義理自出。季札。○蒙引 此以君子言也,故注云‘蓋氣稟清明,無物欲之(蔽)〔累〕,則’云云。若常人雖同具此性於心,謂之根於心則未也。根有植立根固之意,其性實為已有也。○存疑 四體如何待言而喻,如手容未能恭,必待簡束起來,然後恭;足容未能重,必待簡束起來,然後重,此似言而後喻也。今手容不待簡束而自恭,足容不待簡束而自重,便似不待言而自喻。總是自然不待勉强意。

☚ 11_380君子有三樂章   11_382伯夷避紂章 ☛
000026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