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255好辯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255好辯章

【好辯章】

一治不言
蒙引 ‘由至於,五百有餘年。實伐救民,是亦反一亂而為一治者,孟子何故略之?’曰:‘據盛德,實不在武王下,然之亂不如之甚,靖亂之功亦止一舉而大事定,悉數之不過什一征耳。此於之治洪水,武王周公之誅,驅飛廉,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其勞實數倍也,故略之。舉其甚者言,蓋亦偶然無意於抑之也。’
孔子春秋
語類 問:‘孔子春秋止畏懼而不犯耳。’以上見小注。‘近世説春秋者太巧,皆失聖人之意。又立為凡例,加某字,其例為如何;去某字,其例為如何,盡是胡説。’問:‘孔子所書辭嚴義簡,若非三傳詳著事迹,也曉(他)〔得〕筆削不得。’曰:‘想得孔子作書時,事迹皆在,門人弟子皆曉(得)〔他〕聖人筆削之意。三家懼其久而泯没也,始皆筆之於書。流傳既久,是以不無訛謬。然孔子已自直書在其中。如云“夫人姜氏齊侯于某”,“公與夫人姜氏齊侯于某”。“公薨于”,“公之喪至自”,“夫人孫于”,此等顯然在(因)〔目〕,雖無傳亦可曉。且如楚子侵中國,得齊桓〔公〕與之做頭抵攔,遏住他,使之不得侵。齊桓公死,又得晉文公攔遏住,如横流汎濫,硬做隄防。不然,中國為渰浸必矣。此等義,何難曉?’問‘讀春秋之法’。曰:‘無他法,只是據經所書之事迹,(而)準折之以先王之道,某是某非,某人是底猶有未(盡)〔是〕處,不是底又有彼善於此處,自將道理折衷便見。如看史記之所以失如何?之所以得如何?云云。只將自家平日講明底道理去折衷看,便見。看春秋亦如此。只是聖人言語細密,要人子細斟量考索耳。’問:‘胡文定春秋解如何?’曰:‘説得太深。’[1]。○蒙引 ‘朱子説一治只云致治之法垂於萬世,而不及亂賊懼。語録又云:“非説當時便一治,只是存得個治法,使〔這〕道理光明燦爛,有能舉而行之,為治不難。”此正與集注一般,當如何分豁?’曰:‘集注及語録孟子自言孔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與一般,何也?亂臣賊子豈謂當時亂臣賊子,即是自有春秋之儀底亂臣賊子懼也,豈非致治之法垂於後世也耶?蓋是誅其既死者以警其將來者。’
知我、罪我。
存疑 ‘是故’字要説有着落,惟春秋天子之事。所以知之者以是,罪之者亦以是。知之者以其功也,罪之者以其僭也。知之者君子也,罪之者小人也。
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精義 明道曰‘之害甚於’云云。見集注。○或問伊川曰:‘退之篇如何?’曰:‘此篇意亦甚好,但言不謹嚴,便有不是處。大凡儒者學道,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楊子本是學義,墨子本是學仁,但所學者稍偏,故其流遂至於無父無君。孟子欲正其本,故推至此。退之樂取人善之心,可謂忠恕,然持教不知謹嚴,故失之。至若言孔子尚同兼愛與墨子同,則甚不可也。後之學者又不及本學仁義,後人乃不學仁義。但之過被孟子指出,後人無人指出,故不見其過也。’又曰:‘楊子似出於子張墨子似出於子夏。’又曰:‘墨子子張楊子子夏。’又曰:‘不能克己,則為楊氏為我;不能復禮,則為墨氏兼愛。’○或問 程子之源流,考之有未精〔者〕。克己復禮之説,分而為之,亦所未曉,豈其記録之差歟?○大全 問:‘伊川曰:“不能克己則為楊氏”云云。竊謂克己者乃所以復禮也,伊川此言乃分為二事,何也?’曰:‘此等或有為而言,如以事上接下而言忠恕也。要之有病,不可便為通論。’答吴伯豐。○語類 問:‘墨氏兼愛,何遽至於無父?’曰:‘人也只孝得一個父母,那有七手八脚,愛得許多!’。○餘見盡心上。○之説,未足以動人。墨氏謂愛無差等,欲人人皆如至親,此自難從,故人未必信也。楊氏一向為我,超然遠舉,視营营於利禄者皆不足道,此其為説雖甚高,然人亦難學他,未必盡從。楊朱老子弟子,闢在其中矣。佛氏之學亦出於楊氏,如不愛其身以濟衆生之説,近於墨氏時舉。○餘見盡心上。○問:‘非孟子力起而闢之,則聖人之道無自而明。是時真個少孟子不得。’曰:‘孟子於當時只在私下恁地説,所謂之徒也未怕他。到後世卻因其言而知聖人之道為是,知異端之學為非,乃是孟子有功於後世耳。’時舉。○説叢 顧涇陽曰:‘墨氏言仁,豈能有加於聖人之仁?楊氏言義,豈能有加於聖人之義?乃被其克塞,何也?’曰:‘二氏倒邊做做得奇,恰有一段精神能動人。吾聖人隨時順應做得平也,無可喜也,無可驚,人見之只如常,所以收他不住,相率而去之彼。’
佛氏之害甚於
通考 仁山金氏曰:‘佛氏寂滅類,而禪定立脱之説過之;慈悲普施類,而平等無生之説過之。蓋兼無父無君之教,而資率獸食人之禍者,所以其害為尤甚。’○按:二程子闢佛之説,凡五十餘條,而其要則曰:‘佛有髮而僧復毁形,佛有妻子舍之而僧絶其類。’其二則曰:‘釋氏謂既明此理,而又執持是理故為障,此錯看了理字也。天下只有一個理,既明此理,夫復何障?若以理為障,則是已與理為二。’又曰:‘釋氏有出家出世之説,家本不可出,卻為他不父其父,不母其母,自逃去固可也。至於世則怎生出得?既道出世,除是不戴皇天,不履后土始得,然又渴飲而飢食,戴天而履地。’又問:‘華嚴第一真空絶相觀,第二事理無礙觀,第三事事無礙〔觀〕。譬如鏡燈之類,包含萬象,無有窮盡,此理如何?’曰:‘只是釋氏要周遮,一言以蔽之,曰“萬理歸於一理”也。’凡此足以見似是而非,與夫大亂真者矣。因並附焉。
正人心止放淫辭。
蒙引 正人心,息邪説,距跛行,放淫辭,四句亦有序。蓋人心不正,所以邪説得間而入;邪説既入,行亦隨而跛矣;詖行既行,於是互相唱和,又有一段淫辭,成一篇説話文字,故云云。○‘孟子知言,先詖辭後邪説,此則先邪説後淫辭者,何也?’曰:‘説短而辭長,故淫辭居後。’
能言距
存疑 ‘能言距’,謂能立言距也,故曰有能為此距之説。○增訂 按,説叢云:‘“能言”節注最好,言當此之時,能言“距”三字的人,即是此心有主張,即此是其心之正,是則聖人之徒,此是惓惓屬望於處士横議之日,正不必看得太深。’愚觀存疑云:‘能言距,謂其能立言距也。’翼注云:‘能言距者,是以言而距,非但言此“距”三字也。’當以存疑翼注為長。

☚ 11_254戴盈之曰章   11_256匡章曰陳仲子章 ☛
000025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