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有仁章】
‘井有仁’云云。
或問 諸家有以為井有仁人,當往救之者,則凡人墜井,亦所當救,不必仁人也。有以為仁人在井,當往從之者,則豈有仁人無故入井,而吾又何為從之哉?有以為赴井可以為仁者,則亦不待往而後知其詐也。惟以為入井救人可以為仁為近之。若吴氏以為‘仁’當作‘人’者,則亦或有此理,而未敢以為必然也。
語類 問,明道曰:‘知井有仁者,當下而從否?范氏亦曰‘井有仁,則當入井而從之’云云。【眉批】 按:集注從‘仁’作‘人’之説。此説恐未當。君子雖不逆詐,而事之是非曉然者未嘗不先見也,豈有仁者而在井乎?雖有之,君子不往也。云云。范氏解逝字極未安,與下句“可欺也”不類。謂君子見不善,可逝而去。’曰:‘所論得之。’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