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媚於奥章】
媚奥媚竈。
精義 吕氏曰:室西南隅謂之奥,尊者所居也。竈主飲食,家之所有事也。故以奥況人君,竈況執事。當孔子之時,天下之國,皆執政用事,王孫賈所以勸孔子者,猶彌子云‘夫子主我,衛卿可得’之意。孔子以為有命自天,若無義無命,是所謂獲罪於天也。
或問 吕氏得之,惜乎其未及考於奥竈之禮。
語類 ‘如夫子事君盡禮,也何嘗是媚。他見夫子當時事君盡禮,便道夫子媚奥。故夫子都不答他,只道是不如此,獲罪於天,無所禱’云云。‘此兩句恐是時人有此語,故問曰何謂也?’曰:‘恐是如此。’榦。
五祀
月令 春祀户,祭先脾;夏祀竈,祭先肺;中央祀中霤,祭先心;秋祀門,祭先肝;冬祀行,祭先腎。
大全 有此物便有此鬼神,蓋莫非陰陽之所為也。五祀之神,若細分之,則户竈屬陽,門行屬陰,中霤兼統陰陽。就一祀之中,又自有陰陽也。答汪長孺。○問:‘宗廟之祭設尸,謂以人類求之。五祀有尸,其義如何?’曰:‘據禮家説,祭山川亦有尸,其詳不可考矣。’答李堯卿。
或問 凡祭五祀,户、竈、門、行、中霤,皆先設席於奥,而設主奠俎於其所祭之處,乃設饌迎尸於奥。而孔疏以為逸禮‘中霤’之文,蓋唐初猶有其書,而今亡之也,亦可惜哉!
語類 禮云:‘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竈。’户竈亦可祭也。○問:‘中霤之義。’曰:‘古人穴居,當土室中開一竅取明,故謂之中霤。而今人以中堂名曰中霤者,所以存古之義也。’又云:‘中霤亦土地之神之類,五祀皆室神也。’○叔器問五祀祭行之義。曰:‘行,堂塗也。古人無廊屋,只於堂階下取兩條路。五祀雖分四時祭,然出則獨祭行。及出門,又有一祭,作兩小山於門前,烹狗置之山上,祭畢,卻就山邊喫,卻推車從兩山間過,蓋取跋履山川之義。’此祖道之祭謂之餞禮。○問:‘月令,竈在廟門之外,如何?’曰:‘五祀皆在廟中,竈在廟門之東。凡祭五祀,皆設席於奥,而設主奠俎於其所祭之處。已乃設饌迎尸於奥。’○問:‘五祀,伊川疑不祭井。古人恐是同井。’曰:‘然。’
通考 東陽許氏曰:春,陽氣出,祀之於户内,陽也;夏,陽氣盛,熱於外,祀於竈,從熱類也。中霤猶中室,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複穴,故名室為霤。秋,陰氣出,祀之於門外,陰也;冬,陰盛,寒於水,祀於行,從辟除之類也。五祀之主户,中霤主北向,門行主南向,竈主西向。
增訂 份按:月令以春祀户、夏祀竈、季夏祀中霤、秋祀門、冬祀行為五祀,而祭法則益以司命、泰厲,謂為七祀。鄭氏以七祀為周制,五祀為商制。禮書儀禮。云‘周官雖天子,止五祀;雖士,亦五祀,無尊卑隆殺之數’,則祭法所云非也。但白虎通解五祀,則以井易行。論者謂井不輕於竈,行不惟冬,祀井為是。程子亦謂行字,‘廊也’,其功幾何,行人所重也,奈何遺其重者。然朱子則主月令説,且從之可也。
獲罪於天。
或問 胡氏、張氏之説為得。胡氏曰:天即理也。理無不在,在人則人心之昭昭者是也。○張敬夫曰:胸中所存一有不直,則為獲罪於天矣。
語類 天之所以為天者,理而已。其體即謂之天,其主宰即謂之帝。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雖是理如此,亦須是上面有個道理教如此始得。但非如道家説,真有個三清大帝着衣服如此坐耳!〔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