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禮吾能言之章】
夏禮、殷禮,吾能言之。
語類 問:‘“夏禮吾能言之”,所謂禮,是説制度文章,不是説三綱五常,如前答子張所問者否?’曰:‘這也只是説三綱五常。’問:‘“吾能言之”,是言甚事?’曰:‘聖人也只説得大綱,須是有證,方端的。’賀孫。
或問 曰:‘孔子所言之禮,今有存者幾乎?’曰,‘胡氏有言:“先儒言孔子嘗定禮樂,今以此章之旨觀之,則三代之禮,孔子欲為一書而不果成也。至於樂,則與詩相須,故樂正而雅頌各得其所,然亦無全書矣。”疑其説之或然也。’
杞宋
精義 楊氏曰:古之王者必立二王之後,非徒興滅繼絶而已,蓋使之承統先王、修其禮物、庶乎後世有考焉,則文獻足徵矣。周衰,杞宋之君不能踐修厥猷,則文獻皆不足也。
語類 杞國最小,所以文獻不足。觀春秋所書,杞初稱侯,已而稱伯,已而稱子。蓋其土地極小,財賦不多,故寧甘心自降為子男之國,而聖人因其實書之,非貶之也。僩。○這一段,中庸説得好,説道‘有宋存焉’,便見得杞又都無了。如今春秋傳中,宋猶有些商禮在。榦。
通考 詹氏道傳曰:東樓公武王封之杞;微子武王封之宋。自微子至戴公凡十君,其間禮樂廢壞,正考甫為孔子七世祖,得商頌十二篇於周之太師,至夫子删詩時僅存五篇,可見典籍不足徵矣。左僖二十七年,杞桓公廟用夷禮,故經書‘子’以貶之,又可見賢者之不足徵。
徵字義。
或問 程子以‘徵’為‘成’,蓋從古注,其意則曰‘無以證成吾言’云爾。‘吾能徵’之意,其亦若集注之云乎?
語類 問:‘徵字訓成字,如何?’曰:‘也有一[1]義。如此,只是證成之,故魏徵字玄成。’榦。
獻字義。
或問 程子以法度釋獻字之義,蓋以獻通為憲也,其或有所考歟?
語類 ‘獻’只是賢人。若以‘獻’作法度,卻要用這憲字。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