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懿子問孝章】
樊遲御,子告之。
或問 懿子不能問,而不直告,因樊遲以及之,則亦無問一而告二之瀆矣。
樊遲曰:‘何(為)〔謂〕也?’
精義 謝氏曰:樊遲非茫然不知此,有問於聖人者,特欲質其目而已。
或問 以樊遲非不知此,特問之以質其目者,其待樊遲似亦少過矣。以聖言之淵懿如此,而樊遲平日又非敏悟通達之才,亦何以知其非有所不知也耶!
‘生事之以禮’云云。
或問 魯之三家,殯設撥,則其葬也僭而不禮矣;以雍徹,則其祭也僭而不禮矣。其事生之僭,雖不可考,然亦可想而知矣。嗚呼!彼為是者,其心豈不以為是足以尊榮其親而為莫大之孝,夫豈知一違於禮,則反置其親於僭叛不臣之域,而自陷於莫大之不孝哉!夫子因其問孝,而知其有愛親之心,故以此告之,庶其有所感發而能自改也。雖然,聖人亦豈務為險語以中人之隱,而脅之以遷善哉!亦循理而言,而物情事變,自有所不得遯焉爾。嗚呼!此其所以為聖人之言也歟!
【通 論】
精義 見‘子夏問孝’章集注。
或問 程子以告懿子者為告衆人之言,蓋以其所包之廣,而未及乎孟氏之僭禮也。雖於其事有所未合,然直以理而觀之,則聖人此言固亦無所施而不可也。【眉批】 告懿子語意渾涵,衆人皆可通行,故曰告衆人。然以懿子之不能以禮而發,則亦不告,為因其失而告之也。
語類 聖人之言,皆是人所通行得底,不比他人説時,只就一人面上説得,其餘人皆做不得。所謂生死葬祭,須一於禮,此是人人皆當如此。然其間亦是警孟氏,不可不知。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