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
首章
集注寛洪簡重四字,亦似上篇‘仁而不佞’注。缺。要直,簡要直截之謂也。‘多一簡字’云云,謂‘居簡行簡’則不如‘居敬行簡’。而‘一簡字’之意,太多之謂也,非謂‘居簡行簡’,一簡字之加多也。
‘三月不違仁’章
張子説‘内外賓主之辨’云云。三月不違,心也,仁也,内而主也;日月至焉,心也,仁也,外而賓也。仁與心本一物,私欲一隔,卻為二物。内而主則心與理為一,外而賓則心與理為二。小注朱子説及黄陳説前後若有異,而其義亦可以相足矣。‘幾非〔在〕我’之幾,乃‘庶幾’之幾也。
‘樊遲問知、仁’章
夫子答言‘務民之義’上則不曰知者,‘先難後獲’上乃曰仁者,何也?蓋‘務民之義,敬鬼〔而〕神遠之’正知者之事,故不必稱知者;‘先難後獲’非仁者之事,而仁者之心如此,故乃曰‘仁者’云云,恐無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