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第十六】
凡十四章。
〇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上章言上失權而不能保社稷,此章言下竊柄而亦不能自安。臣竊君柄,其下效之,非所以為安也。故魯日以削,而三桓日以微矣。
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范氏分血氣、志氣。人之氣一而已,又安有血氣、志氣之異?孟子曰:‘持其志,無暴其氣。’顧其養之有善、不善耳。孔子所謂戒之者,是持志養氣之義也。
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此章之言蓋專為困而不學者設也,非為論人之氣質也。聖人不為無益之言,又何為於論氣質也哉?夫窮則思反,困則求通,物之理、人之情也。如困而猶不知學以自求通焉,則斯乃民之最下,而不足與齒數也。言此所以深警人,使自知懼而必思進學也。〇南軒謂‘困而不學是自暴自棄,為下愚矣’,又曰‘中庸言“及其知之(則)一”者,言其終所至之同也;此有三等之分者,言其始所進之異也’,其説甚好。
〇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誠不以富,亦祗以異’當在此章之首,如程子之言,然其上又當有‘詩云’二字,其下又當如朱子言有‘孔子曰’三字,如此後文義乃備。若如胡氏之説,則語意淺局。讀者苟反覆之,則當識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