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2_164傳三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2_164傳三章

【傳三章】

云‘邦畿止所止’。
按:此段諺解恐當作民。如此為解,庶合於章句之意。○又按:所止二字,應上知止二字。‘知止’章句曰:‘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於此又可見。
章句‘言物〔各〕有所當止之處也’。
按:不曰人、不曰事而曰物者,即‘物有本末’之物也,‘至善’章所言只此明新底物故也。
小注雲峯胡氏説。
按:此止字,緊説著當然之極本有在處,以起下文,則‘且汎説’三字甚可疑。
於止,知其所止。
按:‘知其所止’之知,應上‘知止’之知。
章句‘所當止之處也’下小注新安陳氏説。
按:知止者,知所當止者也;能得者,得其所止者也。然則知止、能得、止至善,胡可分而言之也?其曰‘不特止釋之’,此十五字若作‘以此傳之釋止至善,所以釋知止、能得意’看,恐無病。
云‘穆穆文王’止止於信。
按:緝熙敬止,諺解恐當作。○又按:此應上‘顧諟明命’及‘日新又新’。○又按:‘敬止’之敬,是全體之敬,必於此而言之者,‘至善’章為論工夫之全體處故也。傳之言敬如此其明著,而韓南塘以章句言敬為補其闕略者,何也?恐甚未安。○又按:上二節既言有當止、知當止,故於此復示之以當止之目,而乃以‘緝熙敬止’作下文之張本,血脈貫通之妙亦可見其一端矣。
章句‘深遠之意’下小注‘以德容言’。
按:以意字觀之,可知其不單指德容。
章句‘知其所止而無疑矣’下小注節齋蔡氏説。
按:‘緝熙敬止’即其止至善底,節齋乃以為止善之本者,何也?‘緝熙敬止’乃所以得五者之目者,豈可分做二件乎?可疑。
云‘瞻彼澳’止不能忘也。
按:‘如切如磋’者,知之所以止至善也,應上緡蠻之詩;‘如琢如磨’者,行之所以止至善也,應上文王之詩。‘瑟兮僩兮’者,敬之立於中也,應上‘顧諟明命’;‘赫兮喧兮’者,威儀之見乎外也,應上‘修身為本’。知之至善者,豁然貫通而無不明也;行之至善者,誠正修齊而民皆化也。敬之立也,存心而為行之本也;威儀之見也,其儀不忒而四國是正也。大體如是,而其所以綜錯經緯於其間者,無一字一句不如此。此其所謂‘文理接、血脈貫’者,而義理之本自如此又可見矣。然則後世文字之不工,非無文字之罪,乃無義理之致。業文辭者,又可以知戒哉!○又按:知之至善,行之至善,觀於‘盛德至善、不能忘’可見。
章句‘治之有緒,而益致其精也’小注。
按:切而磋是治有緒而致其精也,琢而磨是治有緒而致其精也。蓋切與磋、琢與磨,俱是有緒致精之事也,而小注之説如此,可疑。
章句‘恂慄,戰懼也’。
按:語類,問:‘恂慄,何以知其戰懼?’朱子曰:‘莊子云,木處則恂慄危懼。’○又按:此‘恂慄’字極形容敬字之義。
章句‘卒乃指其實’小注。
按,朱子曰:‘至於民之不能忘。’若非十分至善,何以使民久而不能忘?古人言語精密有條理如此。以此觀之,則實者,並指不能忘處言,非單言德善。而盧玉溪之説又如此,可疑也已。
云‘於戲!前王不忘’止不忘也。
按:上文以明德之止至善而言,此節以新民之止至善而言。
章句‘久而不忘也’下小注仁山金氏説‘親其親’云云。
按:此與或問説不同,當更詳之。
章句‘咏嘆淫泆’。
按:泆,樂記作‘溢’,音作液,言其意義之溢也。○又按:何以謂之‘咏嘆淫泆’也?文王之詩已言明新之止至善矣,而淇澳復言明之之法、明之之效,烈文又言新之之至善,至使没世之後親賢樂利,則其所以淫泆於言外者可知。且‘親賢樂利’實為新民之大頭腦,則‘平天下’章許多條法莫不從此四字中出來。

☚ 02_163傳二章   02_165傳四章 ☛
000003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