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庇古的实质现金余额效应利率论
1943年,庇古在他发表的《古典的稳定状态》一文中首次提出,物价与利率循相同方向变动是通过实质现金余额中介发挥作用来实现的。他认为物价水平降低,会减少货币流通用于商品交易的现金需求。这些被减少的现金在商品价格未提高之前都是货币必要量,现在商品物价下跌使它们成为多余的现金。同时,物价的下跌还使实质现金余额(实际窖藏的现金余额)的价值增值,相对地就是增加了货币供给量。结果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的需求,利率就随物价水平的跌落而下降。
庇古倡导的这个实质现金余额效应利率论,提出物价作用利率的一个主要途径是以实质现金余额变动的财富效应。这一点得到西方不少学者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