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 1931年9月18日晚, 日本驻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沟一段路轨炸毁,反诬国民党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军,当即开炮轰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向沈阳发动进攻,于19日拂晓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对日军的武装挑衅事件,不仅不作任何抵抗的准备,当事变发生时,反而密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又要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当时,在东北境内的日军共两万人,而中国驻军近二十万人,完全有力量粉碎日军的进攻。但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军队大多不战而退。日军在占领沈阳的同一天,还占领了长春、营口、安东、四平、海城、辽阳、抚顺等二十多个城市。不到一周的时间, 日军就侵占了辽宁和吉林两省。至1932年2月5日,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全境沦于敌手,三千多万同胞陷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之下。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于9月22日作出《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号召加紧组织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组织“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