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9. 关于1:8的经验数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9. 关于1:8的经验数据

9. 关于1:8的经验数据

所谓1:8的经验数据是指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保持1:8的比例,即货币流通量: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由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速度,所以,“8 ”就是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以来,人们把它作为检验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标准,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正常的指标来对待,如果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保持在1:8左右则认为是正常的,大于1:8则认为是货币偏少,如果在1:8以下则视为货币过多,同时把1:6视为“警界线”,认为二者的比例在1:6以下就是出现了通货膨胀。这一检验标准20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接受,并被公认是行之有效的。可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货币流通量急剧增加,货币与商品的比率不断下降,1980年为1:6.6,1981年为1:6.34,1982年为1:5.4,比率已经下降到了“警戒线”之下。按照常规检验法,这时应该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但是市场上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市场愈来愈活跃,经济越来越繁荣,完全得不出通货膨胀、货币流通混乱的结论,于是,人们开始怀疑起1:8的经验数据来。
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1:8的经验数据只适用于我国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当时是一种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个渠道(国营商业渠道)、一个中心 (银行是唯一的现金出纳中心)。因此,商品=社会商品销售额,货币流通速度=现金回归银行的次数,商品储备=国营商业的库存。而近年来,随着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的实施,逐渐形成了我国自己的多成分、多渠道的经济结构; 社会主义经济占绝对优势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经济、中外合资经营形成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商品流通领域进行了“多渠道,少环节”的改革,除疏通国营商业、集体商业外,开放和拓宽了集市贸易渠道; 货币流通除以银行为中心随放随收外,还有一部分货币进入集市贸易辗转流通,商品生产发展了,货币流通量增大了。因此,现在的“商品价格总额”已不再局限于社会商品零售额,至少还应包括集市贸易额以及服务行业的营业额,货币流通速度除银行现金归行速度外还应考虑集市贸易的货币流通速度,因此,按原有口径计算出来的比例不足以反映货币流通的全貌。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货币流通量与商品零售总额应该保持1:8的比例,它虽然是一个经验数据,但有它的科学成分,既符合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也被实践检验为行之有效。1:8的比例下降有一些是正常因素,但我国的货币流通不正常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旷日持久的货币财政性发行尚未完全变成经济发行。所以,我们仍然应该坚持稳定通货的方针,1:8的比例下降,寓示着货币流通有些不正常的因素存在,必须尽快消除。
第三种观点认为,1:8的比例在当时的经济环境里提出来是科学的。到今天,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个比例是不适用了,但方法是可取的。只要调整经验数据,降低检验货币流通速度的“标准值”,那么,它仍不失为一种检验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 8. 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决定因素   10.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规律 ☛
000003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