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7. 生产方式的涵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7. 生产方式的涵义

7. 生产方式的涵义

生产方式这个范畴的内涵以及它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学术界长期讨论的问题。主要有六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它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斯大林指出: “生产、生产方式既包括社会生产力,也包括人们的生产关系,而体现着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斯大林选集》下册,第442页)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产方式是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而把两者联系起来的一个范畴。生产方式有两个不同的涵义: (1)是指劳动方式,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相互结合的方式以及他们使用劳动资料的方式,而劳动方式就是一个不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范畴。(2)是指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过程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规定性。这种观点还有一个相近似的表述: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连的中间环节,是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它的基本涵义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种观点认为,可以把生产方式视为生产要素组织结合的方式。从劳动的自然过程看,生产要素的组合有一个由劳动的手段和性质所规定的方式方法问题,这就是劳动的技术组合方式,即劳动方式。在历史上,不同性质的生产的社会形式又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即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的形式,生产关系也是生产的形式,前者处于生产的第一级层次,后者处于生产的第二级层次,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顺序是: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所谓生产形式,就是生产力诸要素组合的方式及相应的关系——社会联系,其中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即为生产方式。
第四种观点认为,生产方式是指在直接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相统一的直接形式。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改变的是直接生产中人们活动的方式,然后才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进而对人们的全部社会关系发生影响。在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相结合的直接生产中,人们结成双重的对立统一关系。而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有机结合。
第五种观点认为,生产的自然形态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的概念。生产的自然形态指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形式,劳动的技术组合方式; 生产的社会形式指生产的社会条件和形式,人们的活动发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形式。生产的自然形态决定着生产的社会形式,而生产的社会形式也制约着生产的自然形态。一定的生产的自然形态产生一定的生产力,但生产力不是生产的自然形态;而生产的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但生产的社会形式并不总是直接地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社会关系。
第六种观点认为,生产方式这个概念,马克思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涵义。1844年,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第一次提出“生产方式”的概念后,有五种不同的用法: (1) 指生产关系; (2) 指社会经济形态; (3) 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4) 指生产的技术方式或生产社会化; (5) 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 6. 生产关系的内涵   8. 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
000000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