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7.江河捕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7.江河捕捞

7.江河捕捞

据历史资料,1938年广西46个县统计,从事捕捞的渔民1.03万户、4.23万人。其中,以渔为主的1 112户、5 070人,均占总人数、户数的0.04%。至1949年,全广西江河捕捞鱼产量500吨。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的江河捕捞渔业经历了三个阶段:
❶1950—1965年为稳定发展时期。当时江河渔民生活稳定,江河鱼类资源尚未贫乏,加之胶丝网、尼龙网的采用,提高了捕捞能力,1965年产量6 353吨,比1949年增长11.7倍;
❷1966—1978年为衰减徘徊时期。当时由于水利电力拦河筑坝工程的兴建,拦截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工业废水、农用杀虫药物残毒流入江河,污染水体,以及电、炸、毒鱼等酷渔滥捕,江河经济鱼类资源不断减少,许多江段已难捕到原来的渔获物。桂江口过去盛产的鲤鱼已不多见,左江已有18种经济鱼类无法捕到,浔江和黔江的鲥鱼和中华鲟濒于绝迹。1966年的鱼获量骤降到只有1965年的35.08%,此后的多数年份停留在2 300—2 500吨之间。产量最低的1977年还低于1 900吨;
❸1979年以后回升和发展时期。由于改革开放和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各级党政和业务部门加强了渔业资源的繁殖保护,对水质污染和酷渔滥捕等不良行为采取了相应措施,江河捕捞生产得到回升和发展。到1985年,全自治区江河捕捞产量达到4 247吨,比1978年增长64.93%。进入90年代,沿江及水面较大的地、市、县均成立了渔政管理站或渔政员,进一步加强了渔业资源的繁殖保护,实施持证下江,限定渔具,划出禁渔区,定出禁渔期和放流增殖等措施,江河捕捞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设立增殖站和江河增殖放流是90年代发展江河渔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0年5月26日,梧州市向浔江投放鱼种42万尾;南丹县向罗布河等十三条河投放鱼种14.5万尾;9月12日,鹿寨县渔政站向洛清江投放鱼种28.3万尾;10月10日南宁市郊区向邕江投放50万尾;10月11日桂平渔业增殖站向浔江投放25万尾。此后,平南、贵港、横县、宁明、武宣、崇左、龙州、藤县、昭平、百色、资源、灌阳、天峨、河池等相继向所在地江河投放。据不完全统计,1990—1993年4年间,年均向境内江河投放鱼种200万尾以上,投放的品种主要为草、鲢、鲤、野鲮等。1993年,全自治区淡水江河捕捞产量达到2.21万吨,比1949年增长43.28倍,比1979年增长7.6倍。

☚ 6.湖泊、河汊养鱼   (四)淡水渔业国有鱼种场 ☛
000149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