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引洛灌溉
主要工程是洛惠渠, 始建于1934年, 1949年关中解放后, 人民政府组织续建, 1950年正式通水当年灌地0.66万公顷。后经不断完善、配套、扩建, 灌溉面积逐步扩大, 由50年代的2.78万公顷扩大到90年代的4.93万公顷, 主要灌溉关中平原东部黄河与北洛河交汇的三角地带, 灌区包括澄城、大荔、蒲城三县。其主要工程:
(1) 渠首。位于澄城县状头村, 北洛河峡谷入口天然跌水上游60米处, 因汉代龙首渠遗址在此, 故名龙首坝。大坝为拱砌石重力坝, 高16.2米, 长177米, 顶宽5米。
(2) 总干渠。其引水口位于大坝左侧, 设计引水量15立方米/秒, 实际引水量13.5立方米/秒, 1974年改建后, 引水量增加到18.5立方米/秒。引水口设有进水闸两孔, 相连的有3孔泄洪闸。渠道工程自渠首南行, 跨越10条沟壑, 穿过1、2、3、4、5号隧洞, 至大荔县义井分水闸, 全长21.37公里。另有东干渠、中干渠、西干渠和洛西干渠4条, 长82.4公里。干渠以下有支渠14条, 全长131.94公里, 斗渠422条, 长637。47公里。洛惠渠灌区配套建设的还有抽水工程、机井和排水工程。全灌区共建成抽水站69处, 总装机9464千瓦, 灌溉面积1.22万公顷, 占总灌溉面积的24.5%。配套建设的机井3 532眼, 渠井双灌面积3.43万公顷, 占总灌溉面积的69%。